字词 | 苦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苦匏孙梁,字吟笙,号苦匏,清吴县人。嗜金石学,间作小印,有汉人遗意。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菜 > 苦匏 苦匏 kǔpáo 亦稱“瓠壺”、“苦瓠”。葫蘆科植物苦葫蘆的果實。初生時有柔毛,淡緑色,熟後外殼硬,有上下兩個不等果室,中間細縮如腰。主治面目四肢浮腫,傷寒鼻塞,消渴,癰腫。始載於先秦典籍。《國語·魯語下》:“夫苦匏不材於人,共濟而已。”《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㿗》:“穿小瓠壺,今其孔盡容㿗者腎與。”《神農本草經·下經·苦瓠》:“治大水,面目四肢浮腫。下水,令人吐。”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瓜瓠 > 苦瓠 > 苦匏 苦匏 kǔpáo 即苦瓠。 苦匏kǔ páo《本草纲目》菜部第28卷苦瓠(2)。药名。苦瓠的别名,参见“苦瓠”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