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注释】 苟:如果。 法:取法。 故:指旧的法度。 循:遵守。 礼:指旧的礼制。 【赏析】 商鞅到秦国后,宣传法家主张,提出变法主张,受到秦孝公重用。秦孝公赞成变法,但又有所顾虑:“恐天下之议我也。”商鞅为此劝说道: “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意思是:如果可以使国家强大,就不用旧法度;如果可以使百姓富裕,就不遵循旧礼制。 商鞅认为,法制要适应时代的需要,时代不同,法制也应因之而变。当变而变,国则兴,泥古不变,国则亡。因时变法是古代帝王、霸主采用的治国方略。凡是有为的帝君、霸主,都不因袭前制、固守成法。当代国君也应该变法革新,才能强国利民。三王五霸辉煌的功业,都是因为变法图强,才最终建立的。 为了让变法在秦国全面推行下去,商鞅知道,必须解除秦孝公的思想顾虑。因此他提出了“疑行无名,疑事无功”观点,劝孝公尽快下定决心变法。他还引春秋时辅佐晋文公变法的郭偃的话“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来说服秦孝公,坚定其变法的信心。商鞅认为,如果变法可以使国家强大,就应该抛弃旧的法度;如果变法可以使百姓富裕,就不要拘守于旧的礼制。变法的目的只有一个:强国利民。至于天下人将会如何议论,就不用介意了。 秦孝公听从了商鞅的主张,在商鞅的辅佐和亲自主持下,秦国两次变法,奠定了富强的坚实基础,并最终扫平六合,一统天下。 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商君书·更法》商鞅以大胆变法垂名青史,其《更法》篇屡陈变法之术,如“当(适合)时而立法,因(根据)事而制礼”、“治世不一道,便(有利)国不必法古”。极力主张强国利民务必审时适变,反对因循守旧,表现出破旧立新、勇于改革的精神。 ☚ 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