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 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93年9月1日起施行。 共13条,同时附有法律有关条文。该决定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违法所得达两万元以上的,即构成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对违法所得达100万元以上的,最高可处无期徒刑。 生产、销售假药,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对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最高可处死刑。 对生产、销售假的或者是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给生产造成较大损失的,最高可处无期徒刑。对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化妆品、电器、易燃易爆产品、压力容器等产品,给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最高可处以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利用职务,包庇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决定还规定,依照该决定判处罚金的,罚金的数额为违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犯该决定各条罪造成受害人损失的,除依照该决定追究刑事责任外,并应当根据情况依法判处赔偿损失。 犯该决定各条罪的,其违法所得一切财物予以没收。 犯该决定第二条至第七条罪的,对各该条所列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予以没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