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苏词里的典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苏词里的典故

苏词里的典故

刘若愚说,苏词里的典故出现频繁,现存三百多首词里就有二百多处用典。苏轼一反前辈词家只取常见典故入词的做法,从各种各样的著作中广泛吸取。其来源有四类:一、取自《诗经》、《论语》、《孟子》等儒家著作。二、取自释道著作。三、取自历史名人的事迹和历史著作。四、取自前人的文学作品。就数量而言,第一、二类各有十多个,第四类有三十多个,第三类最多,有一百多个。典故除了增强苏词的饱学风格外,还有其他方面的艺术效果。第一,它们拓宽了词作的时空视野,使其得以超越它直接的环境。这类典故具有象征意义,因为它们所涉的人与事变成了抽象观念或一般现象的具体代表。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里的周瑜,他不仅是位英雄人物,而且是英雄气概的象征。第二,典故可以显示词人自己与历史人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例如,词人经常提及隐逸诗人陶渊明,并说与他极相似,直如是陶氏的再生(《江神子·梦中了了醉中醒》)。词人的出世情趣由此而确立。第三,典故可以制造幽默感。例如,苏轼援引《诗经·静女》写《菩萨蛮·有寄》词“城隅静女何人见,先生日夜歌彤管”,就嘲弄了友人的相思病。

☚ 苏轼词的特色   东坡词论考 ☛
0000693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