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苏武牧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苏武牧羊典源出处 《汉书·李广传》: 苏武奉节出使匈奴,匈奴想迫使苏武归降,反复威胁利诱,苏武亦不为所动,“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毡) 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苏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拜为典属国。 苏武牧羊sū wǔ mù yáng称颂臣子不畏艰险困苦,忠贞坚守气节。《汉书·苏武传》:苏武在汉武帝时,以中郎将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并胁迫他归降,苏武坚持不从。”(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苏武归国后拜为典属国。杜甫《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贾生对鵩伤王傅,苏武看羊陷贼庭。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幽囚苏武节,弃市仲由缨。崔融《塞垣行》:可汉牧羊臣,海外久为客。 苏武牧羊 苏武牧羊电影剧本。周贻白编剧。上海新华影业公司1940年出品。汉武帝天汉元年,中郎将苏武率军出使匈奴。单于命卫律劝苏武降服,被苏武所拒。单于放逐苏武于北海牧羊,并大举犯汉。李陵迎战匈奴,兵败援绝,被迫投降,并受单于之命向苏武劝降。苏武晓以大义,李陵羞愧而退。于是单于派歌女张娇以女色诱苏武。张娇也是被逐北海之汉女,并钦慕苏武高尚气节。苏武与她相约不得降敌,遂与之成婚。苏武在北海志节不移,历时19年。汉昭帝即位后,遣使至匈奴索还苏武,单于不得不放回苏武,唯不许张娇随行。时张娇已生一子,自知不能脱身,于长亭泣别之际,刺喉而死,苏武挥泪南归。此剧放映时正值大汉奸汪精卫粉墨登场之时,苏武的民族气节,给汉奸们以当头棒喝,同时给沦陷区的爱国民众以极大的鼓舞。 ☚ 孤岛天堂 岳飞尽忠报国 ☛ 苏武牧羊 苏武牧羊民间小调的一种。流行于苏南地区。唱词共十句,偶句押韵。曲调悲伤,感染力强。 ☚ 苏州弹词 花儿 ☛ 苏武牧羊 典源出处 《汉书·李广传》: 苏武奉节出使匈奴,匈奴想迫使苏武归降,反复威胁利诱,苏武亦不为所动,“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毡) 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苏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拜为典属国。
释义用法 汉苏武字子卿,出使匈奴被拘,坚持节操,不降,啮雪餐毡,杖节牧羊,十九年后才归 汉。后用此典称颂气节坚贞、不畏困苦、坚守节操的高尚品行。 用典形式 【啮毡】 宋·苏轼:“相与啮毡持汉节,何妨振履出商音。” 【啮雪】 宋 ·陆游:“啮雪岂无归汉日,饭牛犹有相齐时。”明 ·瞿式耜:“啮雪自甘难号节,题裙何日早成仁。” 【羝乳】 宋 ·陆游:“宁教待羝乳,不耐望车尘。”宋 ·文天祥:“只谓虎头非贵相,不图羝乳有归期。” 【餐毛】 宋·梅尧臣:“帝在苍梧妃泣竹,苏武餐毛海西曲。” 【餐毡】 宋·苏轼:“雪里餐毡例姓苏,使君载酒为回车,天寒酒色转头无。” 【苏子节】 宋·文天祥:“死生苏子节,贵贱翟公门。”元 ·耶律楚材:“毛落难寻苏子节,囊空犹有老莱衣。” 【苏武节】 唐·杜甫:“前军苏武节,左将吕虔刀。”宋·陆游:“冻吟孰窥袁安户,僵卧秃尽苏武节。” 【苏武归】 唐·柳宗元:“疑此庄周梦,情如苏武归。”宋·范成大:“关山无极申舟去,天地有情苏武归。” 【苏武毡】 清·叶世佺:“涕泪包胥血,饥寒苏武毡。” 【苏武窖】 明 ·陈瑚:“雪满山中苏武窖,云横江上谢翱台。” 【牧羊臣】 唐·崔融:“可嗟牧羊臣,海外久为客。” 【牧羝人】 明 ·屈大均:“向并门少待白首牧羝人,正海上手携 李卿。” 【羝乳年】 清 ·潘耒:“不图真有珠还日,始信非无羝乳年。” 【属国毡】 明 ·高启:“渴饮疏勒水,饥餐属国毡。” 【十九年归】 清·丁澎:“十九年归苏属国,二千石重汉吴公。” 【子卿白首】 宋·苏轼:“子卿白首,当还西京。辽东万里,亦归管宁。” 【子卿持节】 宋·苏轼:“又见子卿持汉节,遥知遗老泣山前。” 【节旄落尽】 宋·陆游:“节旄落尽羁臣老,髀肉生来壮士悲。” 【北海朱旄】 唐·陈子昂:“北海朱旄落,东归白露生。” 【白头苏武】 唐·温庭筠:“红泪文君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 【白发丹心】 唐·杜牧:“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汉节支持】 南朝梁·武帝:“胡羊久剽夺,汉节故支持。” 【驱羊旧节】 宋·辛弃疾:“回首驱羊旧节,入蔡奇兵,等闲陈迹。” 【苏武看羊】 唐·杜甫:“贾生对𫜹伤王傅, 苏武看羊陷贼庭。” 【苏郎有节】 元·萨都拉:“苏郎有节毛皆落,汉主无恩使不来。” 【苏卿持节】 唐·贾岛:“苏卿持节终返汉,葛相行师自渡泸。” 【牧羊陇漠】 明 ·陈子龙:“牧羊陇漠岂见奇,贩马渔阳何足羡。” 【牧羝虽乳】 宋·陆游:“仗马曾鸣宜永弃,牧羝虽乳敢言归。” 【看羊属国】 宋·苏轼:“负郭相君初择地,看羊属国首吟诗。” 【残毡拥雪】 宋·张炎:“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海上看羊】 宋·黄庭坚:“人间化鹤三千岁,海上看羊十九年。” 【雪窖冰天】 清·黄遵宪:“今日荷戈边塞去,可堪雪窖复冰天。” 【雪窖羝羊】 清·陈维崧:“雪窖羝羊双涕泪,锦官杜宇一悲号。” 【啖雪龙庭】 清·黄景仁:“啖雪龙庭十载余,辞家犹意建炎初。” 【属国餐毡】 宋·陆游:“属国餐毡真强项,翰林煮茗自风流。” 【窖里雪毡】 宋·彭森:“窖里雪毡魂些短,江南月砌梦归迟。” 【毡毛与雪同吞】 清 ·黄鷟来:“国命当年仗此尊,毡毛还与雪同吞。” 苏武牧羊【出处】 《汉书·苏武传》:“(卫)律知(苏)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zhan,毡毛)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i,公羊),羝乳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艸(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苏武牧羊近代学堂乐歌。蒋荫棠作词,田锡侯编曲,成于1914年。歌词取材于《汉书·李陵、苏武传》,盛赞西汉大臣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囚居北国十九年,历尽艰险,誓死不屈的高风亮节。曲调源于辽南皮影戏,具有鲜明地方色彩。歌曲初以抄本流传,后收入李宝儒所编《古今名曲汇集》(即 《古今歌曲大观》),行于大江南北。1921年黎锦晖创作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时,曾采用此调,并以 “苏武牧羊曲”称之。 苏武牧羊 苏武牧羊大型历史舞剧。1976年甘肃省酒泉地区歌舞团创作演出。编剧:赵叔铭、阴石滨、海波;编导:牟瑜;作曲:梅加林。该剧根据西汉年间,汉使苏武受命出使匈奴不辱使命,被流放贝加尔湖19年的历史演译而成。在着重表现苏武节操的同时,描绘了汉匈两族人民难以割舍的血肉联系, 揭示了超越两个对立的政治集团之上人们渴望安定, 企盼和平统一的主题。该剧参加甘肃省新创剧目调演,获创作二等奖。 ☚ 马背菩提 群众艺术馆文化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