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步青1902—浙江平阳人 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专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对外友协上海分会会长,中国数学会名誉理事长,《数学年刊》主编,复旦大学名誉校长,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著有《微分几何学》、《射影曲线概论》、《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现代微分几何学概论》、《射影曲面概论》等。 别号:萝屋畴人、黄楼旧学 苏步青我在爱国的道路上 | 苏步青 | 文汇报1980年6月6日,新华月报1980 年8期 | 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记复旦大学校长著名 数学家苏步青教授 | 萧关根 | 人民日报1981年3月26日 | 春风桃李五十年——记苏步青教授 把毕生的精力献给党的教育事业——学习苏步 青教授的革命精神 | 王增藩 连金禾 谷超豪 | 解放日报1981年5月27日 文汇报1981年5月28日 |
呕心沥血育英才——访苏步青 数学大师苏步青 苏步青教授治学二三事 苏步青 苏步青 数学诗人——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 | 张仲平 贾树枚 王增藩 王增藩 刘征泰 王增藩 叶永烈 | 福建青年1982年2期 人物1983年1期 自学1984年3期 中国当代科学家传第1辑第119页 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第341页 中国科学名星第19页 |
苏步青无私的奉献——记苏步青教授和他的中学教师 教习班 | 荣 茁 | 中国教育报1984年11月13日 | 毕生事业一教鞭——《苏步青文选》序言 我和旧体诗 数学家的诗篇——苏步青传 苏步青(1902— ) 苏步青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执教65周年其文选出版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当选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数学家苏步青执教70周年庆祝会在上海举行 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数 学家苏步青 | 苏步青 苏步青 张德明 张德龙主编 李方诗等主编 李方诗等主编 李方诗等主编 李维民主编 中国人物年鉴社编 辑 | 光明日报1991年10月10日 夜读1983年3期 西湖1990年9期 上海高等教育系统教授录第164页 中国人物年鉴(1989)第130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2)第130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4)第142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8)第134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9)第239页 | 苏步青(1902— ) 苏步青(1902— ) | 汪 新主编 《中国科苑英华录》 编写组 | 中国民主党派名人录第233页 中国科苑英华录——新中国之部(上)第 37页 | 苏步青的笑与不笑 “数学诗人”苏步青 毕生事业一教鞭——苏步青与《光明日报》 苏步青(1902— ) 校长:苏步青(1902— ) | 叶永烈 叶永烈 王增藩 廖盖隆等主编 复旦大学校志编写 组编 | 叶永烈采访手记第447页 叶永烈采访手记第449页 名人与光明日报第180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268页 复旦大学志第二卷第730页 | 苏步青 | 王增藩主编 | 复旦大学教授录第51页 |
苏步青中国数学家。1902年9月23日生于浙江省平阳县。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1931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浙江大学教授、数学系主任、教务长。1952年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教务长、数学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部主任、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第5、6届全国人大常委、第7届、第8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世纪40~50年代开始研究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70年代,创立了计算几何这一新的研究方向,应用于工程中的外形设计。许多数学家如谷超豪、李大潜、胡和生院士都是他的学生。中国数学会的发起人之一,曾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苏步青 苏步青1902—Subuqing中国数学家。生于浙江平阳。1919年中学毕业后去日本求学,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 1931年在该校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教于浙江大学,次年任数学系主任。1935年参与创建中国数学会,1950年以后曾主持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筹建。1952年以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数学研究所所长、校长等职。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并曾长期担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苏步青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微分几何学,早期对仿射微分几何及射影微分几何有突出贡献, 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40—50年代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方面取得了系统而深入的成果。70年代以来在中国开辟了计算几何这一新的研究方向。他又是优秀的数学教育家, 从事数学教育达60年, 培养了大批数学人才。 苏步青治学十分刻苦, 在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读到三年级, 他的第一篇数学论文就发表在日本的权威刊物 《日本学士院纪事》上,引起轰动。在当研究生的4年里,他连续发表了约40篇论文。1962年,他总结这一时期工作写成的《仿射微分几何》一书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后, 美国同行对苏步青早在20年代已做出如此经典性的工作惊羡不已。 1931年, 苏步青谢绝了日本同行的恳切挽留和优厚待遇, 回国到浙江大学任教。同时担负起4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当时浙大数学系只有几百本数学书,期刊和资料更是少得可怜。为了研究和教学的需要,1934年他利用暑假专程去日本查阅资料,不分日夜地翻译,抄回了46篇论文,共20多万字,回到学校就靠这些资料作为教材。 1931年苏步青初到浙大,就和陈建功分别主持了微分几何与函数论两个讨论班, 此后不管条件多么困难都一直坚持了下去。讨论班由科研课题相同的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组成,内容多种多样,有时介绍国外的文献和动态,有时阅读并讨论重要论著,有时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这种形式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做学问的能力。抗战期间,学校先后迁至广西宜山、贵州遵义,环境极为艰苦,没有教室,苏步青就把学生找到山洞里,他们搬来两条木凳,围着一张石桌开始了讨论。苏步青说:“此后,这儿就是我们的数学研究室。山洞虽小,但数学的天地是广阔的。”当时参加讨论的学生,后来都成了优秀的数学家。 苏步青的教学以要求严格著称, 对于想在学业上偷懒的学生,他从来不肯原谅,而他首先是对自己严格要求。1931—1946年,他教了15年的微分几何,每教一次就作一次修改,删掉次要的部分,增加新的内容,特别是把自己写论文的心得与成果增加进去, 备课的功夫从没少花过。1947年他出版的教材 《微分几何学》就是这十多年努力的结果。1978年8月20日,上海遇到百年未有的暴风雨,复旦大学校园内水深过膝。第二天正是数学讨论班活动的日子, 原定由一位青年教师做报告,苏步青答应去参加,但这一天风雨依旧,大家都认为苏步青不会来了, 苏步青却不顾家人的劝阻和76岁的高龄,卷起裤脚,撑着雨伞,涉着深水,及时赶到了讨论地点。所有的人都被感动了,那位青年教师眼眶有些湿润,用激动的声音开始了他的论文报告。 1978年夏天, 苏步青已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仍不顾年事已高,工作繁忙,应邀到杭州大学去讲学,当时杭州的气温高达摄氏41°, 他却在7天中讲了20个小时的课, 其中许多内容是他十余年来阅读国外新作的收获与心得。后来他以这次讲学的内容为基础写成了著名的《微分几何五讲》于1979年出版,1980年还被译成英文出版。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在英文版序言中写道: “一本优美的书,总结了优美的工作成果,而这些工作的大部是在一个美丽的城市 (杭州) 完成的。” ☚ 熊庆来 江泽涵 ☛ 苏步青 苏步青苏步青 (1902年—),浙江平阳县人。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科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苏步青上中学时,受 “科学救国” 的影响,发奋读书,在数学方面崭露才华。1919年,他中学毕业后留学日本,先后在东京工业学校电机系,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求学。1927年大学毕业后,直升大学研究院当研究生。 在日本留学期间,苏步青以惊人的毅力,焚膏继晷,刻苦攻读,连续发表了30多篇论文,并提前通过论文答辩,于1931年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日本的学业刚一结束,热爱祖国的苏步青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携带妻子回到了祖国,应聘到浙江大学数学系任教。身为教学系主任的苏步青和著名几何学家陈建功一起在浙江大学教学系树立起了严谨治学的风气,数学讨论班的建立更为高级数学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广泛的天地。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日子里,苏步青和浙大师生一起举校西迁,在烟熏火燎的油灯下,他著书立说,批改作业;在敌机空袭的山洞里,他和学生一起读书研究,讨论学术问题。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苏步青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抗战胜利后,苏步青不顾个人安危,慨然允诺进步学生的要求,当上了保护学生、与国民党抗争的训导长。他支持教师罢教、学生罢课,营救被捕学生,以一个进步教授的正义行动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1950年,苏步青任浙江大学教务长,把浙大的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的学风继续发扬光大。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到复旦主持数学系工作,后任教务长,副校长。1956年,他获得了新中国第一次颁发的国家科学奖; 1959年3月,苏步青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苏步青非常注意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他常鼓励他的学生超过自己,并在学术上,事业上给他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为国家培养了一些杰出的科学人才。“文革” 期间,苏步青被打成 “反动学术权威”,遭到了无休止的批判,但他矢志不渝。下工厂劳动,他就用自己的知识为工人解决实际问题,看到有青年教师在偷偷搞研究,他积极支持引导。在乌云密布的日子里,苏步青不仅培养了像许方华这样的青年数学家,还培育了一大批有数学才能的青年的茁壮成长。“四人帮”粉碎后,年愈古稀的苏步青重新焕发了青春,1978年担任了复旦大学校长,现为复旦大学名誉校长。在长期的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实践中,他平生创立了老、中、青学术梯队,为高等学校培训教学和科研方面的高级人才提供了重要借鉴。 ☚ 沈嘉瑞 陈世骧 ☛ 苏步青 苏步青苏步青(1902—),浙江平阳县人。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科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苏步青上中学时,受 “科学救国” 的影响,发奋读书,在数学方面崭露才华。1919年,他中学毕业后留学日本,先后在东京工业学校电机系,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求学。1927年大学毕业后,直升大学研究院当研究生。 在日本留学期间,苏步青以惊人的毅力,焚膏继晷,刻苦攻读,连续发表了30多篇论文,并提前通过论文答辩,于1931年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日本的学业刚一结束,热爱祖国的苏步青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携带妻子回到了祖国,应聘到浙江大学数学系任教。身为教学系主任的苏步青和著名几何学家陈建功一起在浙江大学数学系树立起了严谨治学的风气,数学讨论班的建立更为高级数学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日子里,苏步青和浙大师生一起举校西迁,在烟熏火燎的油灯下,他著书立说,批改作业;在敌机空袭的山洞里,他和学生一起读书研究,讨论学术问题。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苏步青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抗战胜利后,苏步青不顾个人安危,慨然允诺进步学生的要求,当上了保护学生、与国民党抗争的训导长。他支持教师罢教、学生罢课,营救被捕学生,以一个进步教授的正义行动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1950年,苏步青任浙江大学教务长,把浙大的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的学风继续发扬光大。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到复旦主持数学系工作,后任教务长,副校长。1956年,他获得了新中国第一次颁发的国家科学奖; 1959年3月,苏步青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苏步青非常注意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他常鼓励他的学生超过自己,并在学术上,事业上给他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杰出的科学人才。“文化大革命”期间,苏步青被打成 “反动学术权威”,遭到了无休止的批判,但他矢志不渝。下工厂劳动,他就用自己的知识为工人解决实际问题,看到有青年教师在偷偷搞研究,他积极支持引导。在乌云密布的日子里,苏步青不仅培养了像许方华这样的青年数学家,还培育了一大批有数学才能的青年的茁壮成长。粉碎 “四人帮”后,年逾古稀的苏步青重新焕发了青春,1978年担任了复旦大学校长,现为复旦大学名誉校长。在长期的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实践中,他平生创立了老、中、青学术梯队,为高等学校培训教学和科研方面的高级人才提供了重要借鉴。 ☚ 沈嘉瑞 陈世骧 ☛ 000047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