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苏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苏报 028 苏报1896年6月创刊于上海的日报。胡璋(铁梅)创办并主持,由其妻日人生驹悦出面,在日本驻上海总领事署注册,托名为日商报纸,聘文人邹韬主笔。两年后,因亏折过多出售给同情维新变法的被革职的官吏陈范,自此宣传改良,倾向革新。1902年后成为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的机关报,聘章士钊为主笔,撰稿人有章炳麟、蔡元培、刘师培、张继等人。先后发表章炳麟驳斥康有为改良主义政见的文章,介绍邹容的《革命军》一书,激烈抨击清朝黑暗专制统治,引起清廷仇视。1903年7月被清政府勾结租界当局,以“谋为不轨”罪名查封。章炳麟等人被捕,章与邹容被判监禁,史称“苏报案”。 ☚ 强学报 时务报 ☛ 苏报 《苏报》清末著名报刊。1896年6月26日在上海创刊,胡璋主办,以胡妻日本人生驹悦之名向日本领事馆注册,托为日商报纸。邹弢主笔。日出两张,白报纸两面印刷。与日本外务省关系密切,有日本外务省机关报之称。1899年由赞同维新变法的退职官员陈范接办。1902年后,陈在民主思潮影响下,逐渐倾向革命,开辟“学界风潮”专栏,报道声援上海南洋公学和南京陆师学堂的学生运动,并与上海爱国学社建立密切联系,经济上给予资助,并约定爱国学社师生轮流为报纸撰稿。1903年聘请爱国学社学生领袖章士钊为主笔,章士钊、章太炎、张继、蔡元培等以此报为阵地,公开发表了大量言词激烈的革命反满言论,引起重大反响。陈范是湖南衡山人,做过江西铅山县知县,因办教案削了职,才居住上海。他痛恨官场的腐败,很想用清议来警惕官吏,挽救中国。他原本是保皇派,但后来思想逐渐转变,由保皇而反对清政府。他接办《苏报》之后,报上充满革命色彩,当时邹容出版了《革命军》单行本,《苏报》大事宣传,称该书为“今日国民教育之第一教科书”。这类激烈辞句,使清廷大为震怒,即令上海道袁海观查禁密拿。并委俞明震和袁一同向租界领事交涉。结果巡捕房出了拘票,到报馆去抓人,那拘票上所要抓的七人是陈范、陈梦坡、程吉甫、章炳麟、邹容、钱宝仁、龙积之。其实陈范字梦坡,巡捕房误为两人。程吉甫、章炳麟、钱宝仁、龙积之都被逮捕、邹容旋亦入狱。章炳麟监禁三年、期满后被逐出租界,邹容病死狱中,陈范的儿子仲彝也吃了官司。陈范早已跑掉,过着亡命生活,妻离妾嫁,子夭孙殇,抑郁成病,且时常有断炊之虞,1913年5月16日去世。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苏报案”。参见“苏报案”条。 ☚ 孖刺报 苏报案 ☛ 苏报清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十二日(1896年6月22日), 由胡璋创办于上海。向日本驻沪总领事馆注册,托名为日商报纸。以邹弢为主笔。二十六年由陈范接办,宣传改良,倾向革新。二十八年,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成立后,开始倾向革命,聘请章士钊为主笔,爱国学社教员章炳麟、蔡元培等为撰稿人,逐渐成为革命党人进行宣传的阵地。曾刊登介绍邹容《革命军》的文章和章炳麟批驳康有为改良主义理论的文章,二十九年闰五月十三日(1903年7月7日),清政府勾结租界工部局,以“痛恨政府”、 “谋为不轨”的罪名将其查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