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苏州清老郎庙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苏州清老郎庙碑

苏州清老郎庙碑

清代戏曲文物。在苏州镇抚司前老郎庙内。“老郎”是旧戏班中供奉的祖师神。苏州老郎庙是艺人祭祀戏神的场所,后来成为管辖戏曲艺人的“梨园总局”,具有行会组织的性质,又称“梨园公所”。庙内原有从清初雍正十二年(1734)至民国初年所立的石碑二十二座,分别为《奉宪永禁差役梨园扮演迎春碑文》(雍正十二年)、《感恩碑记》(乾隆元年,1736)、《花名碑记》(乾隆元年)、《翼宿神祠碑记》(乾隆四十八年)、《历年捐款花名碑》(乾隆五十六年,共七座)、《钦奉谕旨给示碑》(嘉庆三年,1798,共二座)、《吴郡老郎神庙之记》(嘉庆九年)、《入会规例之碑》(嘉庆二十四年)、《苏州织造部堂示禁碑》(道光二十七年,1847)、《苏州府正堂碑记》(道光二十八年)、《长(洲)元(和)吴(县)三县碑记》(道光二十八年)、《修建音乐台纪事碑》(道光二十九年)、《重修老郎庙捐资碑记》(光绪七年,1881)、《老郎庙房屋图契碑》(民国四年,1915)、《李孝子传碑》。碑石今已不存,仅馀碑文拓片。这些碑文记载了清代许多戏曲史料,对了解清代戏曲活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奉宪永禁差役梨园扮演迎春碑文》,记载了清廷提倡昆山腔、免除昆山腔艺人承担迎春扮演的差事,责令由民间艺人的“丐户”担任,这反映了当时昆山腔艺人较优越的社会地位。《翼宿神祠碑记》为苏州织造府所立,说明它具有兼管戏曲文化的权力。《历年捐款花名碑》则记载“梨园总局”在各地设有分局的史实,于此可知当时苏州与各地戏曲团体和艺人有着密切的联系。《钦奉谕旨给示碑》转述清廷“谕旨”,提倡昆山腔和弋阳腔,禁止乱弹、梆子、弦索、秦腔等地方戏演出,下令乱弹等地方戏曲艺人一律改习昆弋二腔,反映了清中叶地方戏勃兴,“花部”与“雅部”争胜的情况,同时也揭露了清朝统治者对地方戏曲干涉压迫的政策。

☚ 清光绪茶园演剧图   清昇平署腰牌 ☛
000083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