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苏四十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苏四十三?—1781清乾隆年间甘肃撒拉族、回族人民起义领袖。甘肃河州(今临夏)人。早年参加马明心创立的伊斯兰新教并成为骨干教徒。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河州附近新、旧教徒发生斗殴事件,他与韩二个杀死作恶多端的旧教首领韩三十八。清政府遂乘机逮捕马明心并扬言清洗新教,他连夜率众千余人攻占白庄、起召堡,夺取大量武器,并乘胜攻下河州。随之围攻兰州,占据城西南的高山,多次沉重打击阿桂指挥的清军和旧教地主武装。后因遭到海兰察率领的旧教回兵的侧后袭击,损失较大。六月,率部众转移至地势险要的华林山,清军用围水栅、挖深壕、断水源战术,使义军水绝粮尽,退入华林寺坚守。清军放火烧寺,他英勇战死,起义军将士全部牺牲。 苏四十三?~1781清代甘肃回族和撒拉族联合起义领袖。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循化(今属青海)撒拉族中新教和老教发生冲突,清朝官府支持老教地主。他和韩二个等人率领新教徒反抗斗争,清政府派军镇压,他据守华林山,失守后,退入华林寺。清兵火烧华林寺,他血战而死。 苏四十三1729—1781清代撒拉族、回族联合反清起义领袖。原籍河州(今甘肃临夏),祖辈迁居青海循化(治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平民出身。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从师伊斯兰教新教(哲赫林耶门宦)首领马明心,与马来迟所传老教(花寺门宦)对立。因清廷偏袒老教,新教失利。二十七年,马明心被清政府逐出循化,他继为青海循化地区伊斯兰教新教首领。因清廷利用新老教派之争,扶持老教,镇压新教,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与※韩二个提出“杀老教,灭土司”口号,率众杀死老教总头人韩三十八等;又杀前来镇压的河州协副将新柱、兰州知府杨士玑,举众起义,义军攻占河州,围攻兰州,占据城西南龙尾山和华林山。同年六月十五日,在清廷重兵围攻下,于华林山战斗中壮烈牺牲。 苏四十三?—1781清甘肃回族和撒拉族联合起义领袖。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循化(今属青海)撒拉族中新教和老教发生冲突,清官府支持老教地主,他和韩二个等率领新教徒反抗斗争,他们率领教徒攻陷河州(今临夏),直攻兰州,占领城西南高山。后据守华林山,失守后,退入华林寺。清兵火烧华林寺,他血战而死。 苏四十三?—1781清朝甘肃撒拉族起义领袖和当地伊斯兰新教首领。乾隆时,伊斯兰新教在甘肃循化(今属青海)地区有了较快发展。但由于清政府在新旧教间进行挑拨离间,残酷镇压新教群众,新旧教的纠纷遂转化为反清斗争。乾隆四十六年(1781),他聚众起义,立旗号, 自称“回王”,击败前来镇压的清军,乘胜攻破河州,渡洮河,直取兰州。后在与清军作战中壮烈牺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