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苏共二十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苏共二十大

苏共二十大Sugong ershida

于1956年2月 1425日在莫斯科举行。这是苏共在斯大林逝世后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赫鲁晓夫代表中央委员会作了总结报告。报告分析了国内外形势, 总结了苏联经济上取得的成就, 提出了今后的任务。在阐述对外政策方面, 他根据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新形势, 提出 “战争并不是注定不可避免” 的著名论断, 宣布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原则是苏联对外政策的总路线, 强调和平共处应当发展成为和平竞赛。关于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问题,他认为,由于历史情况有了根本的变化,过渡的形式将会越来越多样化, 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有可能通过议会的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大会通过了关于总结报告的决议、部分修改党章的决议、关于 “六五”计划的指示和草拟新党纲的决议, 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检查委员会。赫鲁晓夫继续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24日, 大会宣告闭幕。当夜, 赫鲁晓夫突然通知代表再次开会,向他们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即“秘密报告”,在代表中引起巨大的震动。赫鲁晓夫总结报告中的 “新论点”,以及不久就被透露出来的秘密报告内容,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也引起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动荡。

☚ 斯大林经济体制   赫鲁晓夫经济改革 ☛
苏共二十大

苏共二十大Sugong ershida

1956年2月14日—25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苏共代表大会。在大会上,赫鲁晓夫代表中央委员会作了工作总结报告,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总结了苏联经济上取得的成就,提出了今后的任务。他在阐述对外政策时提出“战争并不是注定不可避免”的论断,宣布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是苏联外交政策的总路线,强调和平共处应当发展成为经济的和平竞赛。他认为,由于历史情况有了根本的变化,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将会越来越多样化,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有可能通过议会的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大会听取了布尔加宁所作的关于1956—1960年第六个五年计划指标的报告。通过了关于总结报告等问题的决议,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检查委员会。赫鲁晓夫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24日,大会宣告闭幕。当夜,赫鲁晓夫突然通知代表再次开会,向他们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即关于斯大林问题的“秘密报告”。赫鲁晓夫在总结报告中提出的“新论点”及秘密报告,在国内外引起强烈震动,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   赫鲁晓夫经济改革 ☛
苏共二十大

苏共二十大

即1956年2月14日至25日召开的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50年代中期,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已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朝人民抗美战争和印支人民抗法战争的胜利,促成召开关于朝鲜和印支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帝国主义扼杀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被挫败,“冷战” 最激烈时期也随之过去,国际局势有所缓和。1953年斯大林去世以后,赫鲁晓夫掌握了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权。苏共为了解决长期形成的各种矛盾和适应形势变化,着手调整国内外政策,苏联的对内、对外政策开始发生明显变化。
1956年2月,苏共召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这是斯大林逝世后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1400名代表出席大会,55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派代表团参加了大会。中国共产党派出了党的副主席朱德和党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为首的代表团。大会的议程是: 党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 党中央检查委员会的总结报告; 关于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第六个五年计划(1956—1960) 的指示; 选举党的领导机构。
苏共二十大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指出社会主义已经超出一个国家的范围,变成了一个世界体系,社会主义体系比资本主义体系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苏共二十大的一个突出的内容,是批判了曾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造成严重后果的个人崇拜,指出个人崇拜夸大了个人的作用,缩小了群众作用,降低了党的领导作用,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了严重损失。这无疑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重大进步,它有利于各国党解放思想,突破教条主义的禁锢,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但是,在25日夜召开的秘密会议上,赫鲁晓夫所作的 “秘密报告” 中,他借口反对个人崇拜,消除个人崇拜的后果,不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是采取对待敌人的办法,大反斯大林,恶毒攻击斯大林,对斯大林进行人身攻击,全盘否定斯大林,把一切罪过推到斯大林一人身上,全部抹煞斯大林在十月革命、卫国战争和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的功勋。而且,赫鲁晓夫攻击斯大林的手法也是十分卑劣的: 在有事实依据的地方,极尽渲染、夸张,他选用肃反扩大化中被镇压的革命者写给斯大林的信等最能挑动人们情绪的资料,进行宣读和煽动;在没有事实根据的地方,不惜造谣惑众,他说什么 “斯大林是按地球仪制订作战计划的”,“只是从电影上看到农村和农业的”; 在没有确凿证据的地方,则含沙射影地进行暗示; 在引用一些有案可稽的历史文献时,断章取义地篡改,如列宁在遗嘱中对斯大林的评价; 抽象肯定,实际全盘否定。
斯大林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在国际共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揭露和批判对斯大林个人迷信的问题,虽然客观上对纠正斯大林时期的错误,调整苏联国内外的某些政策有积极意义,但这绝不是苏共一个党的内部事务,而是关连着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各国兄弟党的历史的重大问题。赫鲁晓夫却根本不同兄弟党商量,也不打任何招呼,就武断地作出结论,强迫兄弟党接受既成事实。这无疑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在各国共产主义政党、社会主义国家、乃至全世界工人阶级中引起了极大震动,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西方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大批党员退党,一些国家的共产党甚至发生组织分裂,产生了不同倾向的派别。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共势力乘机掀起反共、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浪潮,其产生的消极作用和留下的后遗症,一直难以消除。
原苏共二十大前,苏共的大党主义、大国主义一度有所收敛,但苏共二十大并未确立同各国共产党之间的平等关系,仍然以 “老子党”、“指挥党” 自居,把苏共二十大通过的路线强加给国际共运,甚至说谁不接受苏共二十大决议,就不能被称作共产党人,他们以 “反对个人迷信” 为借口,粗暴干涉兄弟党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任意要求更换其领导人。
各国共产党对苏共二十大发表了各种评论。中国共产党肯定了苏共关于社会制度不同国家和平共处的政策和健全苏维埃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表示。对苏共反对个人崇拜,在原则上也是赞成的。邓小平在党的八大 《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中指出: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一个重要功绩,就是告诉我们,把个人神化会造成多么严重的恶果。”“个人崇拜是一种有长远历史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也不会不在我们党的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有它的某些反映。我们的任务是,继续坚决地执行中央反对把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真正巩固领导者同群众的联系,使党的民主原则和群众路线,在一切方面都得到贯彻执行。” 但对于苏共既不事先同兄弟党打招呼,又采取全盘否定的作法来对待国际共运著名领导人斯大林的作法,提出了原则性的批评。不过,中共对苏共二十大的批评,采取的是善意的、同苏共领导内部交换意见的方法。

☚ 日美安保体制   波匈事件 ☛
000073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8: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