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仙桥
位于郴州市苏仙区人民东路,东西跨耒水支流郴江。始建于北宋后期。名飞仙桥,以纪念西汉文帝时在苏仙岭修炼成仙的苏耽。当地流传有苏仙 “掷经成桥”的故事。初为石墩木面。明正德十年 (1515),工部左侍郎崔岩等募捐改建为五孔石拱桥,桥上建有木亭。正德十二年(1517)竣工,更名苏仙桥。嘉靖十九年 (1540) 被洪水冲毁。同年州同知庄壬春募资,委请崔岩之子主持重建。次年落成,较前增高增宽,桥面去亭。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 又被洪水冲毁两孔。复由绅士募捐修复。1964年改建为五孔石拱公路桥,长70.5延米,宽15米,更名郴江桥。陶铸题写桥名。1986年改建,在桥拱上加钢筋混凝土上梁,升高加宽桥面,使其与新建的东门口立交桥平接。桥为8孔,长90.8延米,宽15米,高9.2米。1988年竣工时复“苏仙桥”名。1999年被特大山洪冲垮,后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