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苍溪县生态脱贫案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苍溪县生态脱贫案例

苍溪县生态脱贫案例

苍溪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深丘,整个地貌由低山和深丘及河谷平坝构成。属四川省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苍溪县生态脱贫主要是利用苍溪县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有利的区位发展条件,发挥生态庭园经济优势,深度开发无公害食品和绿色农业,实施农业产业化,努力实现工业经济民营化,加快培育三产,全面推进城镇化,以及合理调整和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实现工农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大力推进 “户办工程建家、三村建设连片” 的山区新农村建设模式。户办工程建家,即以 “六个一”、“三配套” 为主要内容的户办工程,建设农户生态家园。“六个一”,即每户建成一个年稳定收入3000元以上的经济园,一口年产气400方以上的沼气池,一个蓄水100方以上的防旱池,一眼机压或电提卫生井,一条连接干道的硬化路,一套生态农居。“三配套”,即指园、圈、气生态循环建设配套,退、改、调生态产业发展配套,生态庭园与庭院文化建设配套。引导农民对传统农居进行 “四改” (改厕、改圈、改厨、改外观形象) 和大力开展 “五有” (有电视、有电话、有文化匾联、有图书角、有科技明白人) 生态家庭文化细胞建设,实现了独具特色的生态庭园和氛围浓厚的文化配套。“三村” 建设连片: 一是绿色产业富村,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实现庭园经济向农业产业化跨越; 二是文明创建兴村,实现文明家庭向文明新村扩展; 三是村民自治管村,通过公推竞争直选村干部,实现民主选出村民代表监管村务,实现民主理财,制定村规民约治理歪风,实现民主育人实行一事一议办公益事业,实现民主决策。
苍溪县生态脱贫的成效主要表现为: 全县建成生态家园户办工程户达万户,成片形成生态小康新农村的村组面达到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农村生产健康发展。通过实施生态小康新村建设模式,全县累计建设生态经济园达万亩,并建立多个专业协会将生态经济园串联成片、成规模。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思想观念极大转变,乡风民俗日益文明。农民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明显增强。科技致富在农村成为新时尚,农村邻里互帮互助的文明风气更加浓厚,社会治安明显好转。苍溪生态脱贫模式是一种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苍溪生态脱贫模式中最基本的单元是经济庭园。
❶苍溪生态庭园把山、水、园、林、河、气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利用各种生物的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了一条微生物链。通过庭园经营改土改水,开发非耕地、改造中低产田,将荒山荒坡改造成了经济林园,环境得到改善。
❷苍溪县把农民增收的发展路径选择在开发非耕地、建设生态庭园上,发展种植、养殖、加工服务业,生态庭园经济逐步成为脱贫致富的支柱。生态脱贫模式有利于形成产业链,生态庭园经济以种植、养殖和加工服务业为中心,把庭园经济作为产业来办、企业来管,带动了农副产品的储藏保鲜、加工、运销等相关产业发展,在第一产业的基础上,工业和第三产业也得到相应发展,粮油饲料、肉食加工、果蔬饮料,丝绸纺织、医药加工等特色经济初具规模,日益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❸苍溪模式启动资金投入少易于实施,生态庭院经济依托农民的种果、养蚕、养猪等传统习惯,开发房前屋后非耕地发展种养业,主要依靠在发展中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在较少资金的支持下滚动发展,不需要大量集中的资本基础,在资金缺乏的山区农村脱贫致富中这一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围绕项目进行投入,项目工程化、工程规模化、规模模式化,也是推动庭院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 山区生态经济建设案例   磐安县生态农业产业化 ☛
0000195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