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芷江侗族自治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芷江侗族自治县

县级民族自治地方。1987年9月24日成立。位于湖南省西部的湘黔边境、沅江支流㵲水流域。由怀化地区管辖。面积2099平方公里。人口331600人。主要有侗、苗、瑶等13个少数民族。县政府驻芷江镇。农产品有水稻、薯类、玉米、大豆等。境内多山,森林资源丰富,产白蜡。湘黔铁路经过其境。文教卫生事业发展快。

芷江侗族自治县

位于湖南省西部。1987年9月24日成立。自治县人民政府驻芷江镇。辖4个镇、25个乡、300个行政村、91个居民委员会。总面积2098.89km2。总人口35.03万(2000),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31万,占总人口的57.97%。芷江历史悠久,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置无阳县,为芷江县制之始。清乾隆元年(1736)始称芷江县。境内有林地88667hm2,森林覆盖面积62.3%;白蜡年产量占全省的89%;水能蕴藏量14万kW;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金、铅、锑等36种。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12.2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507元;工农业总产值21.71亿元,人均工农业总产值6197元;粮食总产量165131t,人均粮食产量471kg;农民人均纯收入2001元;地方财政收入6062万元。开通程控电话13900门。拥有各级各类学校335所,在校生53900人,占总人口的15.6%。少数民族干部3130人,占干部总数的52.9%。

芷江侗族自治县

芷江侗族自治县

属怀化地区。位于湖南西部,沅水中游。西南、西北邻贵州省天柱、铜仁县和万山特区。面积20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52千公顷。人口33.92万,汉族居多,并有侗、苗等族。1995年工业总产值6.38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1亿元,财政收入3993万元,支出6550万元。辖芷江、罗旧、新店坪、碧涌4镇,25乡 (含1个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芷江镇。西汉为无阳县,三国吴改置舞阳县。唐置潭阳县。宋改卢阳县。清乾隆元年 (1736) 置芷江县。1986年改为芷江侗族自治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6.5℃,降水量1302.8毫米。有松、杉、楠竹、油茶、白蜡等林产,以白蜡著称。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有甘薯、小麦、油茶、棉花等。有氮肥、水泥、硝铵、纸张等工业产品。湘黔铁路与醴陵~新晃公路平行横贯东西。汽车通往各乡镇。沅水常年通航。有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坊和古迹天后宫。

☚ 新晃侗族自治县   会同县 ☛
芷江侗族自治县

芷江侗族自治县

位于湖南省西部, 居沅水支流㵲水中游。西南与西北部与贵州省天柱县、万山特区、铜仁市交界。西汉高祖置㵲阳县, 因在㵲水之阳得名, 治所在今芷江镇东南唐纠山。东汉省,并入辰阳县。三国吴复置舞阳县。东晋义熙年间 (405—418) 徙县治于原镡成县 (今洪江市地)。唐先天二年(713) 分龙标县置潭阳县,治所即今芷江镇。五代楚以潭阳为懿州 (后改洽州) 治。北宋熙宁七年(1074)改潭阳县为卢阳县,并为沅州治。元为沅州路治。明洪武九年(1376) 降为沅州,省卢阳县入沅州,为州治。明天启二年(1622) 湖广行省设偏沅巡抚驻此。清康熙三年 (1664) 建立湖南省,移偏沅巡抚驻长沙。乾隆元年 (1736) 升沅州府,以州地置芷江县,并为府治。1912年裁县留府。1913年裁府复置芷江县,仍治今县城。1916—1922年辰沅道治驻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芷江县属湘西行政区下会同专区管辖。会同专署驻芷江县。1952年9月撤销湘西行政区时划归芷江专区。芷江专署驻芷江县。同年11月芷江专区更名为黔阳专区,专署迁至黔阳县安江镇。1981年6月黔阳地区更名为怀化地区。1986年9月撤销芷江县,设立芷江侗族自治县。现属怀化市。县人民政府驻芷江镇。面积2096平方公里。人口中以侗族为主,余为汉、苗等民族。芷江地处湘西山地中部。北部、西部及西南部为中低山区,东部及东南部是绵延起伏的丘陵。西晃山海拔1403米,为境内最高点。㵲水自西向东横贯全境, 两岸有河谷平原。沅水上游干流清水江在南部边境经过。年平均气温16.5℃,1月平均气温4.7℃,7月平均气温27.6℃。年平均降水量102.8毫米间。矿藏有煤、金、铁、铅、锌、铜、锰、汞、硫、磷、铀等。农产品主要有稻谷、棉花、油菜、甘蔗、烤烟等。林产品有松、杉、竹、油茶、油桐、柑橘。林产白蜡是当地著名特产,产量居全省之冠。工业品主要有原煤、水泥、化肥等。芷江鸭、乌骨鸡、马头山羊为当地名优土特产。交通有湘黔铁路横贯县境。芷江机场民航客机可与全国各大中城市通航。上瑞高速公路、320国道沿铁路两侧或平行、或交叉过境,公路汽车可通往全县各乡镇。水运有㵲水、 清水江常年通航。 名胜古迹有芷江文庙、校经书院、奎文阁、龙津风雨桥、天后宫、抗日胜利受降纪念坊、杨溪云树、花山寨、象狮坡森林公园 (怀化中国侗文化城)、明山等。

☚ 新晃侗族自治县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

芷江侗族自治县

芷江侗族自治县

1986年9月22日成立。位于湖南省西部,武陵山南麓,西南、西北与贵州省的天柱、铜仁交界,历来是军事要地,素有“黔楚咽喉,势据西南第一州”之称。元朝曾在此设沅州安抚司,明清将安抚司改为沅州总管府。抗日战争时期它是西南著名的航空基地。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受降仪式就在这里举行。自治县人民政府驻芷江镇。这里居住着侗、苗、土家、瑶、汉等民族。芷江工农业生产在改革中蓬勃发展。白蜡生产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产量占全国的1/10、全省的1/2以上,质量上乘,畅销国内外,有 “白蜡之乡” 的美称。还有丰富的水利、森林、有色金属等丰富的矿藏资源。全县辖25个乡、4个镇,土地面积2099平方公里,人口33.92万人 (其中少数民族19.8万人)。

☚ 新晃侗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芷江侗族自治县统计局关于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芷江文庙/校经书院/奎文阁/龙津风雨桥/天后宫/芷江鼓楼群/芷江和平园/抗日胜利受降纪念坊/杨溪云树/花山寨/象狮坡森林公园/明山

☚ 向家地悬棺群   芷江文庙 ☛
芷江侗族自治县

芷江侗族自治县

位于湖南省西部,沅江支流㵲水流域,云贵高原东侧,武陵山余脉。 唐置潭阳县,宋改卢阳县,清置芷江县,1986年建芷江侗族自治县。面积2099平方公里,人口33万。县城芷江镇,隶属怀化地区。 有湘黔铁路过境,公路干线通相邻各县,㵲水可通航。矿藏有煤、铁、金、铅、锌、锰、磷等。有“紫袍玉带石”之称的明山大理石,储量近2亿立方米。国务院曾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林产品有杉、松、楠竹、油茶、油桐、白蜡、柑桔。产原煤、电力、水泥、肥皂、机制纸、食品等工业品。境内有清代大型石刻建筑天后宫、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坊。

☚ 新晃侗族自治县   通道侗族自治县 ☛
0000167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