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花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花糕huǎ ɡǎo

也谓“花馍”。关中风俗,父母每年要给已嫁出去的女儿、外孙,五月送“粔籹(曲莲)”,九月送“花糕”。取意是看望、慰劳。送“花糕”特别是第一年九月九,非常隆重,一般的都要用和面,捏成各种花草虫鸟、走兽,蒸熟后再点上五颜六色,插上小彩旗,组成送糕队伍,浩浩荡荡而去。亲家要迎亲,摆筵席而招待。因“花”含子女之意,故送“花糕”第一年,还有父母祝愿新婚夫妇多生子女之意。
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二·春场》:“九月九日……面饼种枣栗其面,星星然,曰花糕。糕肆标纸彩旗,曰花糕旗。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汉语大字典》:“花,比喻女子。”

花糕huāgāo

九月九重阳节吃的甜点心。〔例〕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只这等忙着,吃了粽子又吃月饼,转眼之间,看看重阳节近,就要吃花糕了。(儿429)∣二姐撅着嘴进来,手上捧着两块重阳花糕,泪在眼圈儿里。(文七236)∣这家花糕做得体面,外边是福寿字或双羊图,里边是山楂、枣泥、松子等果馅,浮头还贴上几片香菜叶,看着就叫人眼馋。(杂317)

花糕2448旧时春节用面粉做成的一种祭神的饼。晋语。山西忻州〖〗。

花糕

亦称“重阳糕”。旧俗重阳节时必食的一种糕饼。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九月九日……面饼种枣栗其面,星星然,曰花糕。糕肆标纸彩旗,曰花糕旗。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飯食部 > 餻糉 > 重陽糕 > 花糕2
花糕2  huāgāo

即重陽糕。明·劉侗等《帝京景物略·春場》:“九月九日……麵餅種棗栗,其面星星然,曰花糕。糕肆標紙綵旗,曰花糕旗。父母家必迎女來食花糕。”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花糕》:“花糕有二種:其一以糖麫爲之,中夾細果,兩層三層不同,乃花糕之美者;其一蒸餅之上星星然綴以棗栗,乃糕之次者也。每届重陽,市肆間預爲製造以供用。”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飯食部 > 餻糉 > 花糕1
花糕1  huāgāo

唐武則天時令宫女於二月十五日花朝節採百花和米搗碎蒸製而成之米糕,故名花糕。《山堂肆考》卷二:“唐武則天花朝日遊園,令宫女採百花和米搗碎蒸糕,以賜近臣。”

花糕

花糕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节令食品。源于重阳节戴茱萸,登高饮菊花酒,以避灾消祸节俗(邓之诚注引《续斋谐记》)。居住平地的百姓因无山可登,就在重阳节这天自制米粉糕点,上插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 (避邪)之意。据《燕京岁时记·花糕》,清代北京的“花糕有两种:其一以糖麦为之,中夹细果,两层三层不同,乃花糕之美者;其一蒸饼之上星星然缀以枣栗,乃糕之次者也”。制花糕的原料分皮料(精粉)、酥料 (精奶、大油)、馅料(枣泥)、花生仁、葡萄干、青梅、黑芝麻、蜂蜜、山磨香油等,经和面、制酥、包馅后,将生坯拍成两片,中间夹各种果仁,然后上炉烘烤即成。特点是酥松适口,有干鲜果料混合之异香。

☚ 月饼   腊八粥 ☛

花糕hua gao

cake with sugar and raisin filli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