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芝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芝诺前336—前264Zeno of Citinm

古希腊晚期的哲学家、伦理学家,斯多葛派创始人。出生于塞浦路斯岛一个巨贾之家,公元前313年到雅典定居。他先后听过柏拉图派、犬儒派、麦加拉派、逍遥派、花园派等学者的讲学,皆不满意,便潜心研究十年。约公元前300年,他在雅典阿兹里阿诺斯画廊的厅堂里收徒讲学,故由他形成的学派称“廊下学派”。后因患不治之症而自杀。他的伦理著作很多,但都失传,其思想只能见于拉尔修等后人的记述。芝诺主要接受了犬儒学派的思想,提出了以顺应“自然”为中心的伦理学说,具有宿命论和禁欲主义的倾向。他认为,至善就是依“自然”而生活。这“自然”指神的意志、最圆满的理性,是宇宙及万物的本质。“人是小宇宙”,本质上和宇宙一样。个人的命运、人类的法律、宇宙的逻各斯都是神规定的、必然的,没有任何偶然性存在。顺应自然生活就必须以理性抑制情欲,因为情欲是非理性的,道德是理性的行为。被情欲所驱既违背人的本性也违背宇宙本性。他反对伊壁鸠鲁把道德作为达到快乐的手段,认为道德既是手段又是目的。行善积德是必要的,但不是为了快乐,而是为了道德本身。幸福生活是道德生活,所以幸福生活必须排斥物质享受;最大幸福就是彻底从情欲束缚中解脱出来。然而人活着总不能完全根绝情欲,故为了最大幸福可以自杀。芝诺及其弟子中走此路者不乏其人。芝诺还认为,“人人皆有神性”,善无高低,一切人都应平等,作世界公民,不受民族、国家之限。人只有两类:有德之智人和邪恶之愚人。贤人、善士的最高理想目标即至善之境,是恬淡、对万物不动心。芝诺奠定的伦理学原则,在希腊晚期和古罗马时期发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芝诺

芝诺约公元前495/490-前436/430Zhinuo,Zeno

参见“希腊数学”.

☚ 毕达哥拉斯   欧多克斯 ☛

芝诺

伦理思想主要受犬儒学派和赫拉克利思想的影响。提出“至善就是明显地依照自然而生活”。主张顺从理性,克制欲望,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强调人人平等,并以“宇宙公民”自居。参见“哲学”中的“芝诺(塞浦路斯的)”。


芝诺

❶芝诺(爱利亚的) (Zenon Eleates,约前490—约前436) 古希腊哲学家,爱利亚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巴门尼德学生。继承巴门尼德的存在学说,从逻辑上证明存在是“一”而不是“多”,是“静”而不是“动”。经验中的“多”和“运动”都是靠不住的假象。如提出“飞矢不动”的诡辩论命题,认为一支飞箭在每一瞬间必须要占据与它自身相等的某个空间点,在这每个空间点上它都是静止的。把这些静止的空间点集合起来,仍然是静止的,因此运动是不可能的。著作有《论自然》,现仅存若干残篇。
❷芝诺(季蒂昂的)(Zenon Kitieus,约前336—约前264)古希腊哲学家,斯多葛学派创始人。生于塞浦路斯岛的季蒂昂(Kition,即今拉尔纳卡〔larnaca〕)。用唯心主义观点改造了赫拉克利特的“火”和“逻各斯”的学说。认为一切东西都是由一种火和气的混合物——“普纽玛”(希腊文Pneu-ma的音译,本义是嘘气)产生的。它是一种圆满的理性,也就是神。他把“逻各斯”说成是神的思想,是神所安排的必然的命运。断言人应“顺应自然”或服从命运,按照“自然”和“德性”生活,也就是“善”。在认识论上,承认只有个别事物是真实存在的,人的灵魂好比一块白板,必须与外界接触后,才有痕迹或印象在上面,具有朴素唯物论因素。参见“伦理学”中的“芝诺”。

芝诺

芝诺约公元前490—前436Zenon

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爱利亚派的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巴门尼德的学生。因反对进步的僭主政治而被处死。其著作《论自然》,仅存残篇。
芝诺哲学的任务是要捍卫他老师巴门尼德的论断,认为最真实的东西是“唯一不动的存在”。他认为,运动和变化是不真实的,因此否认“多”和“动”,主张“一”和“静”。他力图证明:真实的存在中没有“多”和“动”,如果承认了“多”和‘动”,就必然导致矛盾。
他为了反驳运动提出许多诡辩式的论证,象“二分法”、“阿基里斯和龟”、“飞矢不动”、“运动场”等。阿基里斯是希腊神话中善跑的英雄,芝诺认为,如果让他追在前面跑的龟,他永远追不上龟。芝诺是这样论证的:阿基里斯总是要先到达龟的出发点,而这时龟又向前跑了一段路,他必须再跑完这段路;可是当他跑完这段路时,龟又向前跑了一段路。如此下去,以至无穷。所以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龟。芝诺诡辩式论证完全是形而上学的。因为他完全割裂了空间时间的间断性和连续性。但是,在他把运动看成是矛盾而加以反驳时,却自发地接触到客观存在于运动中的矛盾。

☚ 巴门尼德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和“流射说” ☛
000000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