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芋栽培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芋栽培史history of taro cultivation

芋〔Colocasia esculenta(L. )Schott〕是中国南方古老的食用作物。有文字记载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2000多年。广泛栽培谷类作物以后,它才变为杂粮和蔬菜作物。
芋古称蹲鸱。《史记·货殖列传》曾记载公元前222年赵人卓氏的话说:“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蹲鸱”就是芋。汉代《氾胜之书》载有“种芋法”和芋的“区种法”,表明当时芋的栽培技术已有相当高的水平。晋代《广志》中指出“蜀汉既繁芋,民以为资”。宋代《图经本草》说芋“今处处有之,闽蜀淮楚尤多植之”。明清时期芋的分布更广,清代东北、西北、西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等各地区的很多地方志中均有记载,说明芋的种植更为普遍,几乎已遍及全国。
中国古代对芋的种植比较重视。《齐民要术》就指出“芋可以救饥馑,度凶年”。王祯《农书》还说“蝗之所至,凡草木叶靡有遗者,独不食芋”,故“宜广种此”。明代《农政全书》亦说“秋月禾苗未收”,此时芋可收,是“续乏之大用”。
在栽培技术方面,中国古代普遍主张种芋时要深耕、重肥。芋田的管理上有三项关键性措施,即中耕、壅根和去叶。 《氾胜之书》指出:“欲深㔉其旁以缓其土,旱则浇之,有草锄之,不厌其多,治芋如此,其收常倍。”《群芳谱》也说锄芋“令根旁虚,则根上土缓而结子圆大”,这实际上是用深挖旁土,厚壅芋根,以求增产的方法。另外,王祯《农书》还指出“霜降捩其叶,使收液以美其实,则芋愈大而肥”,实际是使养分集中而使芋肥大。中国古代还认为芋不宜连作,明代《种芋法》说:“凡种二岁,必易田,否则长不旺。所易之田,种禾仍佳。”清初《补农书》也说“田间岁一易土,则蛴螬不生”,指出芋不连作,可以减少地下害虫的危害。清代《齐民四术》还指出“近用移栽,收成常盛”。
在利用方面。除了代粮作蔬之外,晋代《广志》说“种以百亩以养彘”,可作猪的良好饲料。宋代《东坡杂记》还指出“蜀中人接花果,皆用芋胶合其罅”,这种芋“是一种不甚堪食,名接果”的专门用于嫁接时填缝胶合的品种。宋代的《物类相感志》说:“毡靺以生芋擦之,则经久而不蛀”,《梦溪笔谈》又说“人有为蜂蜇者,挼芋梗傅之则愈”。《群芳谱》则说“煮芋汁浇腻衣,洁白如玉”。清代《湖北通志》还说“可渍粉酿酒,其利甚博”。另外芋也有药用价值。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