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芋头侗寨古建筑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芋头侗寨古建筑群 芋头侗寨古建筑群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芋头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芋头侗寨地处一条丝瓜形的狭长谷口,三面环山,芋头溪自谷底逶迤而来,溪右岸山峦状若山芋头,称芋头界。侗寨因此得名。占地面积0.116平方公里,属典型的山地沟谷侗寨山脊型和山谷型建筑布局模式。明洪武元年 (1368) 始建寨。嘉靖三年(1508),户增人旺,建筑规模扩大,形成村落。万历年间修筑驿道。清顺治年间遭火灾,复建后形成以芋头溪流为轴线,向两侧冲岔布置民居,形成7个聚居点。乾隆四十二年(1777)建寨脚桥和龙氏鼓楼、牙上鼓楼。嘉庆五年(1800) 建中步花桥、塘坪桥。道光、光绪年间曾对驿道、牙上鼓楼进行维修。1996年与阳烂村同时列入“侗文化百里长廊”,同年列入怀化市 “侗民族文化基地” 重点建设项目。2003年大规模维护。村寨现有村民182户850人,建筑物中属清中期以前的有鼓楼4座、风雨桥3座、寨门楼1座、古井2口、萨岁坛2个、侗族吊脚木楼屋78幢、青石板古驿道1.6公里、古墓葬群6处。建筑造型各异,多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包含了侗族建筑的所有内容,基本完整地保留了原有格局,素有 “小布达拉宫” 之称。数百年来,芋头侗家村民谨守本民族生活习俗,繁衍生息于此,将侗族建筑、侗族服饰、侗族民俗、侗族风情等人为创造与自然风光结成天、地、人三位一体,体现出侗族“天人合一” 的观念,汇成一部全面反映侗族民族史、建筑史和民俗史的生动历史教科书,具有很高的历史人文及艺术价值,被誉为侗民族文化的 “实物博物馆”。村内拟建芋头侗寨民俗博物馆。 ☚ 百里侗文化长廊 皇都侗民族文化村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