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节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节育;节欲;劫狱◉ 节育jiéyù 动 节制生育。〈例〉做好~工作。 节育jié yù动词。节制生育,用于褒义。 节育jié yù节制生育。1924年郭沫若《万引》:“在这两间房子里住着他的一家人,夫妇两人和四个男孩子。为首的一个孩子是他二十五岁的时候得的,已经十一岁了。以下是两岁递减的等差级数。算他认识的医学士颇不乏人,他在四五年前也就采取了根本的节育手段了。”1931年《英汉对照百科名汇》:“Birth control,节育。”1941年谌亚达译《中国区域地理》第十七章:“一妻多夫(polyandry)的风俗,便成了一种专制的节育法。” 节制 节制节(限节;开源~流) 适 裁 撙(撙节;撙诎) 损减 ☚ 牵制 不限 ☛ 节育 节育节育就是节制生育。指人们主张改变传统的“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实行节制生育而少生少育。历史告诉我们,生育子女过多,不但有害妇女的健康,影响家庭幸福和子女教育成长,也不利于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节制生育,这是自古以来人民的呼声。早在唐初诗人王梵志所作的《云溪友议》中就明白写道:“生儿不用多,了事一个足,省得分田宅,无人横煎蹙”,提倡每户只生一个儿子。邓子恢1924年10月在《龙岩报》著文指出:“多育……引起:一、生活的日益困难;二、母体的衰弱不支。……依我的主张,要有普遍的生育节制法。”由于节制生育在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会有种种困难,不易实现。只有在今天科学发达,人们研究出众多的避孕、节育方法,才能如愿以偿。 ☚ 节制人口 新人口论 ☛ 节育Birth Control又称控制生育或计划生育。19世纪末,节育被认为不合乎道德标准,被加拿大法律禁止。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提倡节育的人遭到宗教、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反对和攻击。20世纪20年代,知识分子家庭开始注意缩小家庭规模,他们通过不公开的渠道买避孕药节育。30年代,安大略省的A.R.考夫曼成立优育咨询局,向低收入的妇女提供节育帮助,这些妇女可通过邮购得到便宜的避孕药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性“人口爆炸”使人们认识到节育的重要性,避孕药和塑料宫内避孕器开始被广泛采用。1963年,加拿大计划生育协会加入国际计划生育协会。1969年,法律中有关禁止节育的条款被废除。1971年,加拿大计划生育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由政府资助的节育计划,并创办节育服务机构。各省也纷纷效仿。从1976年起,联邦政府减少了对节育服务设施的资助。由于宣传和教育不力,无计划妊娠和人工流产的数目有所增加,艾滋病也开始出现。 节育contraception系指节制生育,是计划生育的重要措施之一。节育包括避孕和绝育,详见该二条。 节育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手段。在夫妇正常性生活的情况下,人为地节制生育。主要包括使妇女暂不受孕的避孕和永不受孕的绝育两个方面。 节育 节育1956年8月省妇幼保健院、湘潭棉纺厂、湘潭县石潭镇设立避孕门诊,宣传避孕节育知识,进行节育技术指导。1957年全省成立节育指导机构1595个。1964年全省设立避孕指导门诊 (室) 1950处。1965年全省县以上综合医院和大中型厂矿职工医院均能实行节育手术。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所(站)和少数公社(乡)卫生院能施行三、四项或一、二项节育手术。1979年全省会做节育手术的医师13900人。全省3000多个公社能做节育手术的占60% 。该年全省落实节育措施554.01万人,占已婚育龄妇女人数82.1%。1990年全省育龄夫妇节育率达98.70% 。1995年,据调查全省有已婚育龄妇女1273.65万人,其中应落实避孕节育措施1198.82万人,已落实避孕节育措施1149.85万人,节育率为90.28%,比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节育措施落实率为95.92% ,提高0.43个百分点。 ☚ 计划生育经费 优生 ☛ 节育birth control;restriction of births 节育restriction of births;birth control 节育birth control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