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行军司马散官名。唐宪宗、穆宗朝已置。节度司马原为诸道节度使参佐之一,行军出师则系“行军”二字(《分纪》卷39《节度行军司马》、《唐会要》卷79《诸使》下)。北宋沿置,为十等散官之第二等。从八品。宋初多用于责降官,不许签署本州公事。如特许签书公事,其位遇在本州军幕职官之上。仁宗天圣九年八月十三日,定行军司马不作责降官。徽宗朝仍用作责降官,给半俸。其系衔从军额,如“工部侍郎董俨责山南东道节度行军司马,不签书州事”(《宋会要·职官》64之19),“郭天信为昭化军行军司马、新州安置”(《宋会要·职官》68之24)(《唐会要》卷79《诸使》下、《分纪》卷39《节度行军司马》、《长编》卷110戊子、《宋会要·职官》68之30)。
简称别驾。《宋会要·职官》56之43:“节度副使、行军司马,防御、团练副使,别驾、长史、司马、司士、文学、助教为散官。”《长编》卷92己亥:“诏诸州文学参军、长史、别驾等降谪经十年者,听还乡。”《庆元条法》卷4《官品令·杂压》:“州别驾……为散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