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艺术家的工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艺术家的工作

 夫人,什么是某些人长期劳作的结晶?
 为什么用粗石雕成的形象,
 比它创造者的寿命更长,
 而曾几何时, 艺术家却化为灰烬?
 
 什么事都有它的成因;
 艺术战胜自然,显得更加辉煌。
 我致力于雕刻,对此心里雪亮:
 艺术超越时间和死亡,万古长青。
 
 因此我能使我们俩永垂不朽,
 努力使你的脸和我追求的一模一样
 不管用的是石块,还是色彩。
 
 过了千百年之后,
 人们看到的是你的美丽和我的忧伤,
 ——我没有辜负对你的热爱。

 
 任何领域的文艺家的创作注意中心,毫无例外,都与他生活的时代,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所从事过的工作,以及他的思想品格和世界观,紧密地相联着。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人文主义者、杰出的雕塑家、绘画家和建筑师的米开朗琪罗的诗作,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特别是他的《艺术家的工作》一诗,雕塑家以诗的形式论雕塑家的工作,真是心手相应,出神入化地描述了雕塑工作的性质和意义。体会精细深刻,叙说入情入理亲切可信,并以一代文化巨人的深邃思想,升华出艺术家工作的哲理蕴涵,不愧为传世之佳作。
 该诗14行分为4节,节节相连,又层层深入。诗以提问起笔,紧扣艺术的本质,借以引发诗人对艺术家工作价值的品评, “什么是某些人长期劳动的结晶?”“为什么用粗石雕成的形象,/比它创造者的寿命更长。”这就是说真正的艺术品是怎样产生的?真正的艺术品又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众所周知,米开朗琪罗雕塑的巨人《大卫》,曾整整花费了4年工夫。而西斯廷教堂的壁画,则是他带病背躺建筑架,付出了非一般人所能承受的巨大代价绘制而成。所以诗中饱含深情地说,真正的一部艺术品,乃是艺术家“长期劳作的结晶”,是由艺术家的心血凝聚而成,这是他对自己从事艺术工作真实的总结。而艺术品一旦完成,就获得了独立的生命,成为脱离母体的艺术之林中的一员,体现着它的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并且超越时空,超越作为血肉之躯的“母体”——它的创造者艺术家,具有永恒的生存价值,甚至与日俱增地提高着它的审美品位,这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所以诗人接着又说:“艺术家却化为灰烬”,而艺术品“比它创造者的寿命更长”。但是,艺术品和艺术家的关系仅此而已吗?不是。诗的第2节,将视野深入到艺术的内核,进一步阐述了大自然、生活和艺术品;艺术家和艺术品复杂的辩证关系。诚然,大自然和现实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但是文字艺术作品又高于大自然,高于生活,照诗中的说法是:“艺术战胜自然”,所以才“显得更加辉煌”。“战胜自然”就是要对自然进行艺术加工再创造。艺术品不是自然本身的移位。它之所以比自然、比生活“更加辉煌”,是因为它经过艺术家头脑加工后,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毛泽东语)这是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诗人用两句通俗易懂的诗句,简捷地说明了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一思想,诗中又补充道“我致力于雕刻,对此心里雪亮,/艺术超越时间和死亡,万古长青。”进一步说明艺术精品之所以能超越时空万古长青,首先是因为艺术家“对此心里雪亮”,是艺术家按照美学思想和法则,凝聚着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对所创作的艺术品先在头脑里进行着清晰的构想和设计,有了“十月怀胎”的孕育,最后才有呱呱坠地新生命的诞生,不是草率从事的胡涂乱抹;不是心中一片漆黑,信手拈来的随意雕凿。这种唯物辩证的艺术观,大大地发展了亚里斯多德的“摹仿说”。更远远地超越了客观唯心主义文艺理论始祖柏拉图的艺术是“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着三层”的“理念论”。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文艺观产生于16世纪的意大利,它闪耀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是这位文化巨匠以诗的形式,以艺术家的工作为客体,在肯定、颂扬人权与神权相对抗,高度肯定和赞扬人的尊严,创造力和价值,庄严地宣布宇宙的中心不再是神而是人。就诗的意境讲,第2节诗是对第1节诗提问的有力回答。然而,至此诗意仍然未尽。第3节诗,继续详细而形象地对艺术品和艺术家的关系作进层的阐明:“我能使我们俩永垂不朽,/努力使你的脸和我追求的一模一样,/不管用的是石块,还是色彩。”这里提出的两个永垂不朽,关键首先是艺术家不朽。因为艺术品的不朽是由于它是按照艺术家设想的模式制作出来的。一块粗石,一堆颜料,称不上是什么艺术品,但他在艺术家手里,经过精心的设计和雕凿,凝进了艺术家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感悟,方变成了活生生的表现力和美的艺术品,方成为永垂不朽的艺术形象。用“因此”表明艺术不朽的因果关系的肯定性句式来表述,强调的是两个不朽的核心是艺术家“我”的不朽。一切都落在人的伟大这一本体意识上。诗的第4节,在构思上可谓匠心独运。表面看,它是第一节诗的回应,第一节诗说艺术品“寿命更长”,而“艺术家却化为灰烬”,第四节诗说:“过了千百年之后,/人们看到的是你的美丽和我的忧伤”。似乎艺术家在感慨谢世后被人遗忘之忧伤,但压笔一句“我没有辜负对你的热爱”,使诗的意境陡转,艺术珍品乃艺术家爱的结晶,实际上后人在鉴赏艺术珍品时, 见物如见人,世人没有赞美艺术品时不首先盛赞它的创造者艺术家之高超技艺和深邃思想乃至高尚品性的,有了伟大而高明的母亲——艺术家,才有令人心爱的宠儿——艺术品。事实上艺术家之伟大和艺术品的完美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而占据核心地位的还是艺术家。特别对米开朗琪罗来说,他所塑造的具有超人力量的英雄形象,他所表现的对祖国对人民命运的深厚感情和关切,他显示的对人类充满信心和对英勇行为的敬仰,既是自我意识和心态的外化,又是对神权中解放出来的人的力量庄严的礼赞,见物如见人,无不对他顶礼膜拜,视为艺中楷模。作为诗人,米开朗琪罗的诗意境深厚,感情奔放,诗风高远恢宏,见解正确精辟,不但显示了他博大、开朗的性格,透露着他对艺术工作的热爱、自信和自豪,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的强大力量和生命力的歌颂,而且总结出了一条生活的真理:艺术工作是多么严肃、多么伟大的事业啊!它需要付出巨大的劳动,它需要严肃的使命感,且不可马虎从事,更不能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去“玩”文艺。只有全身心地进行着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创造出有益于社会的伟大艺术;只有人的不朽,才有艺术的不朽;扩而大之,只有不朽的灵魂,才能营造不朽的事业!前人用鲜血凝聚的名言,有良知的后人,怎能忍心愧对!

外国名诗《艺术家的工作》鉴赏 - 可可诗词网

艺术家的工作

 
 夫人,什么是某些人长期劳作的结晶?
 为什么用粗石雕成的形象,
 比它创造者的寿命更长,
 而曾几何时,艺术家却化为灰烬?
 
 什么事都有它的成因;
 艺术战胜自然,显得更加辉煌。
 我致力于雕塑,对此心里雪亮:
 艺术超越时间和死亡,万古长青。
 
 因此我能使我们俩永垂不朽,
 努力使你的脸和我追求的一模一样,
 不管用的是石块,还是色彩。
 
 过了千百年之后,
 人们看到的是你的美丽和我的悲伤,
 ——我没有辜负对你的热爱。
 

(钱鸿嘉 译)


 许多艺术大师都具有多方面的才华和智慧,只不过他们在某一两方面的天赋特别突出,世人因而便忽略了他们在其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米开朗琪罗就是一位在许多方面都取得辉煌成就的艺术大师。一般人只知道他是一位杰出的雕塑家和绘画家,而全然不知他同时还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他的诗,其风格正如他的雕塑和绘画一样,宏大而有力,刚强而深沉。
 《艺术家的工作》 即是一例。顾名思义,这首诗表达诗人自己对艺术的见解和看法。
 在诗的开始一节,诗人就连设两问,立刻便触及到艺术的基本特性:真正的艺术品是艺术家们“长期劳作的结晶”;而且,艺术品一经完成,就获得了独立而永恒的生存价值,其生命力远远超越了作为血肉之躯的艺术家的生命力。
 紧接下来,第二节对第一节的内容作了肯定式的描述,明确有力地提出了“艺术战胜自然”。亚里斯多德说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而柏拉图却认为自然是理念的显现,艺术模仿自然,和理念隔了三层,有意无意之间把艺术贬到极低的地位。米开朗琪罗,作为文艺复兴时期在艺术方面的代表,他提出的“艺术战胜自然”这一观点,是对古希腊艺术理论的极大发展。和后者相比,前者显得更为深刻,更符合客观事实。这看似是对艺术作品的赞美,实际上是对作为艺术家的人的颂扬,是对人的力量及其价值的肯定。
 最后一节诗,对前面三节诗的主题作了进一步的深化,再一次突出了真正的艺术是超越时间和死亡的这一观点;末尾一句又自然倾诉了对“夫人”的恋慕情怀。
 这首诗,从总体上来看,其风格高远阔大,意境深厚而富于创新,感情含蓄而奔放。这正如米开朗琪罗博大而开朗的性格一样。真是喷泉里流的都是水,而血管中淌的都是血啊!

(夏贵清)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