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艺术剧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艺术剧社

艺术剧社

1929年11月成立于上海,亦称上海艺术剧社。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最早直接领导的话剧团体。该社要求文艺工作者站到无产阶级的立场,提出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主要领导成员是夏衍、郑伯奇、钱杏邨,其他成员有冯乃超、陶晶孙、孟超、杨村人、叶沉、许幸之、沈起予、石凌鹤、王莹、司徒慧敏等。曾出版《戏剧论文集》和社刊《艺术》《沙仑》,先后演出了罗曼·罗兰的《爱与死的角逐》,辛克莱的《梁上君子》,米尔顿的《炭坑夫》和根据雷马克小说改编的《西线无战事》等,有力地配合了反对国民政府的文化“围剿”的斗争。该社的理论宣传和艺术实践,揭开了左翼戏剧运动的序幕。1930年4月被国民政府查封。

☚ 摩登社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
艺术剧社

艺术剧社

亦称上海艺术剧社。1929年秋成立于上海。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直接领导的第一个话剧组织。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部分革命的文艺青年聚集上海,要求组织剧社以开展无产阶级戏剧运动。中国共产党为团结左翼文艺界,推进革命戏剧运动,直接领导了剧社的建立。社长郑伯奇,成员有来自创造社的冯乃超、郑伯奇、陶晶孙;太阳社的钱杏邨、孟超、杨邨人;刚从日本回来的叶沉、许幸之和朱光、石凌鹤、陈波儿、王莹、刘保罗、屈文(司徒慧敏)、吴印咸以及沈端先(夏衍)等。剧社积极从事革命戏剧理论的研究和宣传,主张戏剧运动是有目的性的运动,要与社会行动的目的相一致,公开提出“无产阶级的戏剧”口号,制订了实现无产阶级戏剧的具体步骤与办法。艺术剧社成立后,1930年1月初举行第一次公演。剧目是《炭坑夫》(德国米尔顿夫人著)、《爱与死的角逐》(法国罗曼罗兰著)、《梁上君子》 (美国辛克莱著)。这些剧目内容进步,给中国舞台带来新的气息,引起上海的戏剧界和各国记者的注意。同年4月剧社举行了第二次公演。演出《西线无战事》(日本村山知义根据德国雷马克同名小说改编)和《阿珍》(冯乃超编)。《西线无战事》配合了当时国际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口号,揭露了帝国主义战争的非正义性和残酷性。演出运用转台,扩大了演剧空间。并使用字幕和扩音器解说剧情,便于观众瞭解增加戏剧效果。剧社给中国话剧运动指出的无产阶级戏剧运动的新方向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剧社还编辑出版了综合性月刊《艺术》、《沙仑》(So—Ven汽笛的译音)及《文艺戏剧》各一期,并汇编了《戏剧理论集》一册。在这些杂志和书籍中,刊登的戏剧理论文章,是中国话剧史上革命戏剧理论的最初建树。1930年4月28日剧社被国民党当局查封。

☚ 摩登社   上海戏剧运动联合会 ☛
000000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