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志事务会
1939年6月成立于长春。成员除原明明社的古丁、小松、疑迟等人,又吸收了爵青、辛实、杜白雨等。该会企图担负发掘满洲文艺的宝库,架设满洲文艺的栋梁的“重任”,手段却只限于努力的“写与印”(诚岛舟礼《〈艺文志〉序》)。成立之初,陆续出版了以小说创作为主的《艺文志》季刊三期。1940年起,季刊不能按时出版,另办了侧重评论和短小杂文的《读书人连丛》,每月一期,连续出《读书人》、《文学人》、《评论人》、《诗歌人》四种; 《艺文志丛书》二辑:小松的长篇小说《北归》,疑迟的短篇小说集《风雪集》;不定期的专刊短篇创作的《小说家》一期。较有影响的作品有古丁的《平沙》,爵青的《麦》、《荡儿归来的日子》,小松的《铁槛》、《蒲公英》等。该会有的成员在理论上逐渐失却了向黑暗抗争的热情,表现出消沉妥协的倾向,因而受到“文丛”、“文选”派的批评。创作实践上,有的或以艺术技巧取胜,有的或隐约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和民族灾难。1942年,日伪政权加强了对文艺领域的控制,东北文艺界步入衰微时期,该会亦停止活动。但各成员的个人创作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