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色盲与色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色盲与色弱 色盲与色弱人对三原色(红、绿和蓝色)中的一种或两种缺乏辨别能力就称为色盲。对红色缺乏辨别能力的为红色盲;对绿色缺乏辨别能力的为绿色盲;对蓝色缺乏辨别能力的为蓝色盲。其中,红色盲与绿色盲较多见。对红、绿色均不能辨别的为红绿色盲,这些人在看物体时只能按一种颜色的深浅和光亮度产生感觉。还有极少数人对红、绿或蓝色均不能辨别,称为全色盲,其原因为:他们没有视锥细胞,完全靠视杆细胞来辨认物体。色盲的人所看到的物体颜色与正常人不同,但他们自己并不知道,例如红色盲的人除了认红为黑外,对于红-绿刺激而出现的黄色觉也是异常的,可能看到的是暗绿色,因为缺乏黄色觉,也将影响到由黄—蓝刺激而出现的白色觉,可看到的是青色。绿色盲除对绿色不能辨别外,对绿与红之间、绿与蓝之间的颜色也都不能严格判断。色盲绝大多数是由先天遗传决定的,男性约8%,女性只有0.5%。常常是外孙从其外祖父遗传所得,而他们母亲的色觉是正常的。色弱不是对红、绿或蓝色缺乏辨别能力,多数是对其中之一的辨别异常,人们也把色弱者称为“异常的三色视”者。可分为红色弱、绿色弱和蓝色弱三种。但从色觉辨认速度与反复辨认的情况来看又有两种类型,其中一种对颜色的辨别不敏捷,但能辨认,另一种虽能迅速辨认颜色,但在视觉疲劳时不能辨认相应颜色。色盲与色弱在日常生活中不易发现,一般是在体检时辨认色盲检查图时测试出的。不适合从事交通运输、美术、化学和医务工作。至今尚无任何治疗色觉缺陷的方法,例如药物、维生素或锻炼均未证实有肯定的效果。 ☚ 颜色视觉 瞳孔对光反射 ☛ 色盲与色弱 色盲与色弱semang yu seruo视网膜黄斑部及其中心凹的色觉敏感度最高。色觉是指视网膜对不同波长光的感受特性,如红色感觉是对750~650mμ波长光的感受。关于分辨颜色的机理,目前有几种学说:(1)Young-Helmholtz三色说:认为锥体细胞内有三种原色——红、绿、紫的感光色素,每一种感光色素主要对一种原色光发生兴奋,对其他两种原色仅发生不同程度的反应。如在红色作用下,感红光色素发生兴奋,感绿光色素仅有弱的兴奋,感紫光色素的兴奋更弱。(2) Hering对色学说:红与绿、黄与蓝、白与黑构成了三个对色,认为所有颜色的感觉都是由这三个对色光的不同程度的互相转化而决定的。色盲是由于锥体内感光色素异常或不全而出现的色觉紊乱,绝大多数是先天性色觉缺陷。临床上有以下几种色盲:全色盲,又名单色视,患者无色觉,只有明、暗和黑、白之分;红色盲,对红色及其补色(青、绿) 不能分辨;绿色盲,对绿色及其补色(红、紫) 不能分辨; 黄蓝色盲,缺乏对黄、蓝两色的感受,只能辨别红、绿两种原色。由于红色盲与绿色盲性质接近,常合称红绿色盲。色弱患者虽具有对三原色的分辨功能,但功能不完全。它也可分为红色弱、绿色弱 (或合称红绿色弱)、黄蓝色弱。临床上有时很难严格划分色盲与色弱。据统计发生频度依次为绿色弱、绿色盲、红色弱、红色盲、黄蓝色弱、黄蓝色盲、全色盲。色盲的发病率,男性为5%,女性为0. 5%。色盲与遗传有关。红绿色盲是一种性连锁隐性遗传病。黄蓝色盲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全色盲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后天性色盲多发生在视网膜、视神经疾病之后。视网膜疾病后常为黄蓝色盲、视神经疾病之后常为红绿色盲。常用的色盲检查法有两种: (1) 彩色线团挑选法,嘱被检者在一堆混有各种彩色的线团中选出某一类颜色的线团。(2)色盲本检查法(假同色表),国际上常用的有石原忍氏色盲本,国内常用的为俞自萍色盲本。在自然光下进行,距离为0.5米,被检者在5秒钟内读出,然后查说明书确定何种色盲或色弱。从事交通运输、美术、化学、医学等工作的人必须有正常色觉。色觉检查是服兵役、就业、上学前体格检查的常规项目。目前,对先天性色盲、色弱尚无有效疗法。 ☚ 斜视 沙眼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