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散文。李大钊著。发表于1923年12月20日《新国民》,收于《李大钊文集》。作者针对五四落潮后不少爱国知识分子处于黑暗中徘徊的精神状态,号召人们在“艰难的国运”面前,应振奋起雄健的民族精神,树立冲破一切险阻的必胜信念。文章先用长江的流动作比,说明历史的发展有平坦,也有曲折;这与人生的“旅途”中一样,“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然后指出,在崎岖险阻的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而具有“雄健精神”的革命者,才可能体会其中“壮美的趣味”。最后向人们发出时代的召唤:“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全篇充溢着壮志凌云的气势,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乐观精神,是一篇惊世骇俗的精美散文。

☚ 还乡记   梦与现实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曲折回环,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展,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的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得一种冒险的美趣。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此段道路的人,感得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是非有雄健的精神的人,不能够感觉到的。
 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的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那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1923年12月20日《新民国》第1卷第2号)


 赏析 本文主旨在于弘扬雄健的民族精神。文章命意如此,故不取揭露黑暗丑恶现象的视角,而着重于阐发雄健的民族精神在“建造国家”中的重要意义。
 李大钊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他坚信“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当“五四”运动落潮之时,面对着军阀统治严酷的现实,他从容自信地分析形势,一方面认为“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另一方面又认为“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这是一种新的进取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革命的对待事物的看法。在时事变幻无常、革命屡受挫折的当时,取这种态度才能永葆革命朝气,而不致沉沦、颓丧、绝望。如何才能具有这种态度?作者认为必须具有“雄健的精神”。只要我们高扬雄健的民族精神,则一定能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而达到胜利的彼岸。
 马克思主义启蒙的目标,在于唤醒群众,并组织群众投入革命运动。中国人民为争取自身解放,前赴后继,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才有了明确的道路,在艰难的国运中透出了解放的曙色。然而,革命是群众的事业,革命成败系于群众关心并参加革命运动的程度。进一步动员人民,教育人民,使民族精神在斗争实践中不断更新,这曾经是“五四”时期许多先进思想家特别关注的问题。李大钊的这篇杂文,同鲁迅旨在改造国民性的杂文在命意上是一致的,不同点是鲁迅更多从病态现象上着笔,而李大钊则从正面弘扬落墨。
 文章以江河奔流不息,做为贯穿始终的整体象征。先从自然界宏观的背景上描写长江大河奔流不止的具象,从一般意义上象征一切民族生命的进展亦复如是。接着以扬子江、黄河直接象征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极写其“一泻万里的魄势”,这里表现着作者对民族精神中昂扬战斗、不屈不挠、追求自由的肯定方面的开掘和积极评价。结尾以诗一样充满感情的语句,期待着、呼唤着、颂扬着不屈的国民的灵魂,透出作者博大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于中华民族必将在艰苦斗争中求得新生的瞩望。本文是一篇说理杂文,也是激情洋溢、哲理深厚的对民族精神的礼赞。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