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良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良心

 

徐玉诺


 只剩下这一间小屋子了,在这小旅馆里。恰好我和罗子客住对门,他是这城里有名的大律师。每天晚饭后,他常衔着枝三炮台纸烟,在院子里踱来踱去——这或者是他循例的功课;有时且忘神地、不期然地尽力一抽,才把纸烟夹在右手第二指及第三指的中间,脸上亦微逗出笑意,要是没有喷出的烟雾替他笼罩,那脸上的皱痕便可很显著地辨得出已成了凹凸形了。
 我有时亦照着他行同样的功课——只减除了吸烟。他那微笑的脸上时常向我表现欲待说话的情绪。我就禁不住地说:“事好了吗?我的朋友!”他就很高兴地,很流利地说他在法庭的胜利了。我想着,世上也许少不了这个人,我也随便说出几句话来赞美他。这样长久着,我俩竟成朋友了。
 
 有一天,天还早着哩,罗子客气咻咻地从外边回来; 头部充满着红血轮,静脉也涨得很粗了,只他短粗的呼吸,已足使他频频泛出的酒气遍布在一院子的空气里边。
 “今晚上还有礼物送来: 鱼,鸭,咸腿,还有二十个三炮台!”他笑着向我说。
 “是怎么一回事?”
 他冷笑着说:“告诉你吧,朋友! 两千块钱的酬劳……,我在法律上辩护出一个罪人。”他心脏的跳动增加了速率,迫着他频吐断续的声浪。
 “究竟那人是犯罪没有?没有罪,自然用不到你辩护,要是犯了罪,谁还能教他没罪呢?”我很奇怪地问。
 他随便地说: “明明白白他是图财害命,但是在法律上已证明他无罪,大家都承认,法官也签字了!”
 “你这样说,我更奇怪了! 那人总脱不了他的罪。他总逃不了良心的谴责。”
 我很严重地同他这样说,可是他的态度变了: 冷淡而含着怒意。他说:“良心! 我不知道! 他亦有权威吗?——和法律一般吗?”他的声浪益发短促而高亢。
 我很缓和地说道:“诚然! 没有——他不和法律一样有一条一条的,能在人身上发生效力。”
 “那么,我没有良心,不怕良心,良心该怎么样我呢?”
 我接着说:“良心固然没有条件,势力,教人怕,但是他居人的血脉系,呼吸系,神经系的中心,能够把持一切,支配一切。人都有个良心在心里。良心本不让人违犯他的条件,要是有时照顾不到,人们的行为违犯了他的条件,立时他的势力就到人身上,各系都失掉作用;就是电信也不能这样快! 并且再没有其他条件,势力,能够解脱这个势力,教人没有罪!”
 罗子客静着一会,他在法庭上犀利的口才忽与他脱离了;以我主观的眼光看去,似乎颓丧地头渐渐垂下了,但是他的喘息依旧不止。
 
 彼此在院子里踱来踱去,周围都沉静着。我忽然想起:我小时候——在乡间住的时候,所接触的一桩故事。
 
 有一天,在刚失罢火的农家的东邻,有一个半大孩子得了一个很大可异的病。满屋子内科医生,外科医生,以及一切有知识的人都证明他没有病; 但是他瞪着眼,伸着腿,呼吸一息一息的短促,明明是死神在目前了。他的父母只呆呆地注视着; 眼泪簌簌地流出,这是他俩唯一的慰藉。忽然他走起来了, 颤一颤他的嘴唇, 发出个断续的声浪, “我要说!”但是他又沉静下去了。马上又立起来,大声说:“爹! 姆! 我是已死的人了。我只能活这一刻。我简单说,火是我放的,我是凶手……”把满屋子的人惊得都发了呆! 只听他说:“前天我在村后玩耍,其时北风刮的很厉害。我走近一个草堆边,心想把它燃着,风助火势,一定是很好看的。我随时就从袋中取出一根火柴,下个火种。猛烈可猛烈了,一家的屋子快要烧着了!立刻人们都喊着嚷着说,‘谁是凶手? 打死他!’我怕了,怕我犯了罪,怕我犯了死的罪! 我随机应变,见个小孩子在那里拾柴,我就拉住他,说他是个放火的凶手。大众盛怒之下,果然把他打死了。他临死的时候看我两眼;他的眼……那样可怕哟! 现在我懊悔,……也来不及了……他的眼光射碎我的心了。……爸! 姆! 我……”声音忽断,待我看的时候,人们都哭起来,说他已经死了。


 一九二○年十二月四日


 【赏析】 《良心》是现代作家徐玉诺的处女作,它表现了良心与法律的冲突,表达了作家鲜明的爱憎倾向。
 在艺术上,这篇小说有这样两个特点:
 一、逐层深入,渐次展现出大律师罗子客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
 小说一开始,先描写了罗子客每天循例的功课:在院子里微笑着散步、抽烟。初步展现出他闲适、自得的精神状态。同时,这也就引起读者的疑窦: 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好心境? 他的忘情,他的笑意从何而来?接下来,我们很快就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来自职业的自豪感,他巧舌如簧,在法律上常常胜利。看来,此人真值得赞美,真值得成为朋友了。然而,作者接下来笔锋一转,通过罗子客的酒后真言,展示出他在法庭上的胜利,原来是将有罪辩成无罪,从而得到一笔可观的酬劳。原来法律在他手中不过是儿戏,庄严的法庭竟是肮脏的交易所。更为可怕的是,罗子客作为城里有名的大律师,竟把这一切看成是理所当然,他不知道良心是否亦有权威,他也不怕承受良心的谴责,他陶醉于自己的酒足饭饱,他在自己导演的喜剧中自得其乐,原来这闲适、自得的外表下,包藏的是一颗被利欲熏黑了的心。但是,这毕竟不是体面的勾当,在“我”的驳难和诘问下,他终于“颓丧地头渐渐垂下了”。因为他面对着的是灵魂的拷问。小说就是这样的层层逼进,一步步打破人物的外在平衡,逐步展示出人物色厉内荏,良知尚未完全泯灭的内心世界。
 二、巧妙地运用类比,强化小说的主题力量。
 按照常规,小说到罗子客颓首低垂,喘息不止就可以结束了。但是,作者却别出心裁地接上了一段儿时的回忆。这可以说是小说的神来之笔。这是一个鲜明的比照,它暗示出谎言也许能欺瞒别人,但却逃不脱自己良心的谴责;阴谋可以一时得逞,但却要以失去内心的宁静为代价。它是对良心的道德力量的形象化说明,它有力地强化了小说的主题:良心与法律的冲突。同时,这也是罗子客一类命运的富有暗示性的延伸。我们相信,大律师罗子客从此将失去内心的平衡:当他在法庭上施展犀利的口才时,他要掂一掂是否问心无愧;当他享用所得的“酬劳”时,他会感觉到无辜者可怕的、射碎人心的目光。

有关于良心的议论文素材、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 - 可可诗词网

良心

 

论题解析


 [解题]良心(conscience)本指人天生的善良的心地。后多指内心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特别是跟自己的行为有关的。良心,就是被现实社会普遍认可并被自己认同的行为规范和标准,是对是非的内心的正确认识,特别是跟自己行为有关的;是个人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道德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使命、职责和任务;是社会道德的内化,是个人道德发展到自律的积极成果,是个人意识中各种道德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杜甫云:“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人间就是要有爱,也要有恨。爱真、善、美;恨假、恶、丑。若不如此,世上就不会有公理、正义和光明。人生在世,要遵循一定规律,为人要真诚、厚道,讲良心。
 [析题]可以直接抒发你对良心的看法和感悟;也可以写你对社会上存在的问题的看法,如贪污、受贿、诚信缺失等,追溯个人背后的深层的良心问题;可以综合起来,从历史上的名人事迹说起,谈古论今,抒发个人的感想。可以写一个人的良心,也可以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良心。
 [温馨提示]良心,很容易被认为仅指个人的良心。但是,除了人有良心外,还可以涉及其他所有者,如学校的良心是教书育人。此外,还有民族,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良心,等等。
 

思路导引


 何为良心?良心,从深层次来说,是心灵的一种需要。人类有共同的良心,即道德感并遵循其约束功能。但不同职业的人,同样要履行不同的职业良心,即一种职业道德,比如医生的职业道德是救死扶伤,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书育人,国家的良心是造福人民、捍卫主权,这些都可以作为良心的拓展话题。
 有人说,良心是一股春风,它能吹散社会的阴霾和不良之风。良心有它不可低估的净化作用和约束力,是使得社会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常发展的强有力的武器。因为良心的作用,我们才可以看见社会上互敬互爱、互帮互助的美好现象。一个丧失良心的人,必定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必定是可怕的。因此,良心,无论何时,都应该成为我们努力保有、热切呼唤的精神养分。
 良心,支撑着人的道德大厦的支柱。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集体、国家,都有着巨大的功用。人有良心,才会受人欢迎;国家有良心,才会国富民强;世界有良心,才会取得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良心,它不能腐烂,否则文明将被践踏,精神住所就会倾倒,整个世界的明天就会岌岌可危。
 

论点集锦


 1.良心是一把尺子,它能衡量和约束你做事的分寸。
 2.去恶从善是一种做人准则。
 3.良心是事业的前提。
 4.良心是责任心的基础。
 5.和谐社会呼唤良心。
 6.法律的约束力到达不了的地方,需要良心的加入。
 7.爱憎体现一个人的是非观。
 8.有良心牵线搭桥,人与人之间都可以进行真正平等的交流。
 9.好人有好报。
 10.一个人应该爱憎分明。
 11.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论据超市


 [理论论据]
 ※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 (先秦)墨子


 ※见不仁者诛之,如鹰之逐鸟也。
 

—— (先秦)左丘明


 ※君子当有所好恶,好恶不可不明。
 

—— (唐)韩愈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 (唐)杜甫


 ※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
 

—— (宋)朱熹


 ※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作贼,他还忸怩。
 

—— (明)王阳明


 ※*假如我的血肉该喂动物,我情愿喂狮虎鹰隼,却一点不给癞皮狗吃。
 

—— 鲁迅


 ※有明确的是非,有热烈的好恶。
 

—— 鲁迅


 ※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生来就有一种正义和道德的原则,尽管我们有自己的准则,但我们在判断我们和他人的行为是好还是坏的时候,都要以这个原则为依据。我把这个原则称之为良心。
 

—— 〔法国〕卢梭


 ※对锋牙利齿的老虎宽仁,就是对善良的羊群凶狠。
 

—— 谚语


 ※只有强烈的爱,才能产生强烈的恨。
 

—— 谚语


 ※爱你敌人的人,决不会爱你。
 

—— 谚语


 ※良心与公正、仁慈有密切的联系。
 

—— 佚名


 ※*同金钱相比,良心是无价的。
 

—— 佚名


 [事实论据]
 

秋瑾为百姓说话


 贫苦农民阮财富的田产被当地恶霸教民黄老虎霸占后,阮财富将黄老虎告到县衙门,请求县官老爷为自己申冤。县官害怕教会,庇护恶霸,非但不为受害者申冤,反而诬蔑阮财富:“和信教人作对,要造反,蔑视国家王法。” 要拿他问罪。围观群众敢怒而不敢言。此时正好秋瑾路过衙门,她听完受害者的诉说以后,义正词严地对县官说:“阮财富的田产被别人霸占去了,怎么落得个没理,还要吃官司呢?你讲的是什么王法?他无罪,应该放了他!” 秋瑾在家乡有名声,县官有几分怕她,不得不当场开镣把阮财富放了。
论题链接 ①爱民②正直
 

鲁迅甘为孺子牛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是鲁迅的名言。对敌人恨之入骨,对人民爱如亲人,这是鲁迅性格的真实写照。有一年的冬天,鲁迅在家门口不远处,见到一位人力车夫,脚被玻璃碴划破了,捧着流血的脚,疼得不能走动。鲁迅很快从家中拿来药品、镊子和纱布。在凛冽的寒风中,鲁迅蹲下身子,细心地用镊子把车夫脚底的碎玻璃碴取出来,又用消毒药水清洗了伤口,敷上药,扎上绷带,扶他站起来,并设法找人把车夫送回了家。
论题链接 ①爱心②奉献
 

爱憎分明的齐白石


 著名书画大师齐白石老人爱憎分明,痛恨日本军阀,痛恨汉奸、特务。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在门口贴出一张告白,上书:“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他拒绝卖画给敌人,拒绝与他们打交道。老人还常常借诗画影射咒骂敌人。他曾画了一幅 “群鼠图”,在画上题诗道:“群鼠群鼠,何多如许?何闹如许?既啮我果,又剥我黍。烛灯残天欲曙,严冬已换五更鼓。” 尖锐地揭露、鞭挞了日寇 “群鼠” 对我国的侵略罪行。
论题链接 爱国
 

*不可辱的中国人


 1932年,侨居新加坡的华人、著名企业家胡文虎获得消息:上海租界内,洋人在公园门口挂着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的牌子,他气愤不已。于是,修建了一座漂亮的游泳池,命名为 “华人池”。在门口高挂着一块牌子,写着:只准华人入内。有一天,两个洋人绕过牌子,偷偷摸摸地跳进泳池,当即被游泳的华人扭送出门。
论题链接 ①爱国②尊严
 

至孝儿媳唐夫人


 崔山南,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 “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 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论题链接 ①母爱②忘记与铭记
 

钱伟长说 “不”


 1939年7月,钱伟长在昆明考取公费留英,当时由于英德宣战,改去加拿大。1940年1月钱伟长手续办齐后登上英轮,发现护照上竟有日本领事馆的签字,因当时日本正发动侵华战争,而船经神户港,没有日本领事馆签字会有麻烦。 “NO,我们不去了!” 钱伟长等留学生一起将二十几本护照扔给了那个英国人。半年后他们重办护照再登程。1943年,钱伟长获多伦多大学博士,后来去了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喷气推进研究所任工程师,不久又当上了领导600多人的 “洋官”。抗战胜利后,甘愿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国,他拖家带口在北平的几所大学兼课勉强糊口。1947年,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喷气推进研究所又邀请他去,但表格上有一句话:“一旦美中宣战,本人绝对效忠美国。” 他当即写下了大大的 “NO”。
论题链接 ①爱国②尊严
 [自我补充]
 


 

互动园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1932年,侨居新加坡的华人著名企业家胡文虎得悉:上海租界内,洋人在公园门口挂着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的牌子,他气愤不已。于是,修建了一座漂亮的游泳池,命名为 “华人池”。在门口高挂着一块牌子,写着:只准华人入内。有一天,两个洋人绕过牌子,偷偷摸摸地跳进泳池,当即被游泳的华人扭送出门。
 2.假如我的血肉该喂动物,我情愿喂狮虎鹰隼,却一点不给癞皮狗吃。
 

—— 鲁迅


 要求:①这两段文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根据上面提供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②立意自定,但必须在 “良心” 范围内。③题目自拟。④1000字左右。
 [实战演示]
 精彩范文
 

良心无价


 良心是一个人心灵的根基。也是生命中最基本的做人的准则。随着社会的进步,良心越来越珍贵。同金钱相比,良心是无价的。再普通的人,最起码也不应该把良心置之度外。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包括社会地位上的、经济实力上的、智力水平上的以至容貌、体态等等方面,注定都是无法通过努力能够消除掉的,但是,只要有良心牵线搭桥,人与人之间都可以进行真正平等的交流。
 老百姓常用动物的本能启发人的良心,“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蚁得食而报众,鹿遇草而逐群。” 人从母亲那里得到了生命,以至开始独立的生活。不论从感情上还是从理智上说,人对母亲的报答,都必须靠良心去支持。真正的孝敬和真正的赡养,不仅仅只是传统观念或者法律意义上作出的规范,更重要的还是良心在起作用。
 人总是在家庭、集体、社会等大小不同的范围之中生活。在这些不同的范围里,良心在辅助一个人实现自我。良心要求我们对别人有所奉献,那么首先就得 “开发” 自己的良心。真正的爱和真正的高尚,不论如何博大、如何纯粹,其实都是良心的杰作。
 良心是事业心的前提。包拯被中国老百姓奉为 “青天”,说穿了,就是因为他有良心。对包青天的崇拜,其实就是对 “良心” 的呼唤。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就是从良心出发作出的选择。有良心的人,会珍惜人民赋予他的某项事业。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就是在良心的驱使下从内心深处喊出的。
 良心是责任心的基础。一个有良心的艺术家是不会炮制能把人引入歧途的 “艺术品” 的;一个有良心的批评家,是不会把 “精神中毒” 现象说成是 “高度陶醉” 状态的。有良心的人不仅处处实话实说,而且时时牢记实话实说。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就是出于 “良心”。
 爱国的人必定有良心。 “‘华人池’洋人不准进” 的故事便说明了这一点。1932年,侨居新加坡的华人、著名企业家胡文虎获得消息:上海租界内,洋人在公园门口挂着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的牌子,令他气愤不已。于是,他就修建了一座漂亮的游泳池,命名为 “华人池”,在门口高挂着一块牌子,写着:只准华人入内。有一天,两个洋人绕过牌子,偷偷摸摸地跳进泳池,当即被游泳的华人扭送出门。鲁迅先生也是一名有良心的中国人,他曾说:“假如我的血肉该喂动物,我情愿喂狮虎鹰隼,却一点不给癞皮狗吃。” 展示了鲁迅先生的铮铮铁骨。
 一个有良心的人,会把更多的有良心的人吸引到他的周围。有良心的人多了,没良心的人就会变少。良心是无价的,因为金钱买不到;良心是可以呼唤的,因为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
 经典点评 
 “做人要有良心”,这是做人的道德底线。良心是无形的,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却都离不开。本文从社会生活、人际交往,以至个人事业、人类进步等多方面阐述良心的作用和价值,发出了 “良心无价” 的喟叹。从不同层面反复渲染良心的重要价值,有力地证明了作者 “良心无价” 的观点。
 文章行文流畅,旁征博引,论据简短有力。语言准确,有一定的深度。
 [实战演练]
 请按题目要求另写一篇议论文。

良心;良知liánɡxīn liánɡzhī

【同】 都是名词;都可以指正确的对是非善恶的内心认识。
【异】 “良心”着重指后天获得的对善恶、是非的判断认识;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而较多用于口语;常与“发现”、“话”、“有”等词语搭配。[例]说句~话,他的本质还是好的。“良知”着重指先天具有的,不学而知而能的判断是非、善恶的本能;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而较多用于书面语。此外,还可指良友;“良心”没这个意思。[例]劳动改造使罪犯恢复了泯灭的~。

良心liángxīn

善良的心地;内心对是非的正确认识
 △ ~不安|不能没有~。
【同】良知

良心liángxīn

❶ 〈名〉善良的本性:良心上受到谴责。
❷ 〈名〉在内心对是非的正确认识:凭良心说│说句良心话。

良心liáng xīn

名词。对是非的内心的正确认识,多用于褒义。
【例】在他看来,无论做什么工作,办什么事情,都要对得起人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良心liáng xīn

❶合乎正义准则的想法:按正理,天理~上论,咱们有他这个人帮着,咱们也省些心,于太太的事也有些益。(五五·1304)
❷真心:袭人那怕他得十分儿,也不恼他,原该的;说~话,谁还敢比他呢。(二六·585)

良心liánɡxīn

内心对是非的正确认识,特别是跟自己的行为有关的。
一个人做事要有良心。/说句良心话,谁不想多挣几个钱,但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

各种程度的心意

各种程度的心意

微薄的心意:微忱 微意 寸心(一寸心;聊表~) 寸意 寸衷 寸忱
对父母的微小心意:寸草(寸草心)
好的心意:雅意 良心
善良的心意:善意 好心 好意(一番~)
善良的心,好心肠:善心
为公共利益着想的心意:公心(出于~)
纯正的心意:正意
忠诚恳挚的心意:赤款
诚挚殷勤的心意:款曲
真实的心意:悃愫 本心 诚素 情实 实心(~眼) 真心
虚假的心意:假意 假情 伪意
嫉妒的心意:醋意

☚ 各种心意   敬意 ☛

各种认识

各种认识

一定的政治认识:觉悟(阶级~)
内心对是非、善恶的认识:良心
新的认识:新觉
粗浅的认识:浅识
深刻卓越的认识和见解:深识卓见 卓见深识
确切的认识:的识
正确而深刻的认识:真知
正确的认识和见解:真知实见
独特的认识:独照
清醒的认识:醒心
共同的认识:共识(达成~)

☚ 认识2   相识 ☛

良心

良心

心肝 心肺
心,良心:四两红肉
坏良心:黑心眼子
没心肝,没良心:没心没肺
毫无良心:全无心肝 毫无心肝 绝无心肝
一点良心也没有:丧尽天良
(天生的善良的心地:良心)

☚ 各种心地   心地纯洁 ☛

良心

(一)孟子提出的道德概念。指仁义之心。《孟子·告子上》说:“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明末王夫之认为仁义之心就是良心,以其仁义而后为良。(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时,对自己行为所应负的道德责任的内心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良心是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它使人经常意识到并遵从自己的道德责任、行为选择以及待人处世等。关于良心,伦理学史上一直争论不休。一般说来,唯心主义者把良心看作先天的仁爱情感和理性原则,或看成绝对精神和上帝的启示;旧唯物主义者则把良心产生的根源仅归之于外部社会环境和教育。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良心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马克思说:“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152页),良心是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漫长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丰富和提高的,它取决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制度、生活环境,取决于人们同一定阶级的联系以及所受的教育。在阶级社会,一切道德现象包括良心都具有阶级性,马克思说:“共产党人的良心不同于保皇党人的良心,有产者的良心不同于无产者的良心”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152页)。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强调社会关系对良心的决定作用,但并不否认良心的相对独立意义,而且非常重视它作为道德责任感,作为人们发自内心的巨大精神动力的主导作用。良心贯穿于人们道德行为的始终,对道德行为具有判断、监督、指导的作用。在人们行为前,它帮助、指导个人进行道德判断;在行为进行中,它激励人们自觉自愿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行动,并及时纠正偏离道德准则的思想和行为;在行为后,它能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和影响作出一定评价,或感到欣慰或感到内疚、羞愧。

良心

故事影片。天山电影制片厂、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冠禾实业有限公司1998年联合摄制。编剧王兴东;导演广春兰。1998年获文化部“华表奖”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良心

良心liangxin

最基本的道德范畴之一。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良心是一个社会范畴,它是在历史上产生的,是一定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的反映。良心范畴的实质就在于,它是反映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关系的意识,是外部的义务要求转化为人们内心的道德要求和个人品德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强调社会条件和社会实践对良心的决定作用,同时也充分肯定良心在人们道德行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良心在行为前,对选择行为的动机起制约作用;在行为进行中,良心起着监督作用;而在行为之后,良心对行为的后果和影响有评价作用。

☚ 义务   荣誉 ☛
良心

良心Liangxin

最基本的道德范畴之一。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对社会的义务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良心并不是天生的或人类本性中所固有的,而是一定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的反映,它是反映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关系的意识,是外部的义务要求转化为人们的内心道德要求和个人品质的结果。它是经过学习、教育和生活体验逐步培养起来的,并凭借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形成内心的评价能力和行为准则,表现着人品德的善良、正直和诚实。总之,良心是由人的认识和全部生活方式决定的。良心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有阶级性,抽象的良心是不存在的。良心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行为开始前,它指导个人作出正当的动机决定;在行为进行过程中,它起着自我监督作用;在行为之后,它对行为的后果和影响作出自我评价。

☚ 义务   荣誉 ☛

良心

即仁义之心。指合乎道德的善良之心。孟子认为,人天赋便有良心。人心之所以有不美和恶,在于后天放失了良心。南宋朱熹也把良心理解为本然之善心。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良心非先天赋予,而为后天培育而成的。参见“伦理学”中的“良心”。


良心

道德基本范畴。履行对他人、社会义务时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对道德义务的自觉意识。“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152页)行为前,对行为动机的选择有机制作用;行为中,对行为本身有监督、校正作用;行为后,对行为结果及影响有评价作用。

良心

良心

指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道德义务时,对所负责任的自觉感知和行为的自我评价能力,是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良心是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意识活动。通俗地说就是善良之心。它是对善恶的自觉,既体现为一种稳定的道德意识,又体现为一种强烈的道德情感。作为一种理性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它是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内心形成的稳定的道德信念;作为一种道德情感,它是个人对他人和社会怀有的道德义务感。良心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统一。它在人们的行为和相互关系中,具有强有力的心理机制和主动调解力量。具体表现在:
❶在人们做出某种行为之前,良心要依据履行义务的道德要求,对行为的动机进行自我检查,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
❷在行为过程中,良心能够起到监督作用,对符合道德要求的予以坚持,对不符合道德要求的予以克服。
❸在行为之后,良心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和影响做出评价。对履行道德义务的良好后果和影响,感到满足和欣慰;对没有履行道德义务的不良后果和影响,进行内心的谴责,表现出内疚、惭愧和悔恨。良心并不是天生的或人类本性中固有的,是由人的认识和全部生活方式决定的。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条件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利益关系和要求不同,个人的素质不同,因而各自形成的良心就会有所不同。

☚ 善与恶   人格 ☛

良心

conscience

良心

conscience
凭~办事 act according to one’s conscience/受到~责备 have a guilty (or bad) conscience/说句~话to be fair;in all fairness/有~的人people with a conscience;good-hearted people/没~conscienceless;ungrateful;heartless/~问题casus conscientiae [拉](a case of conscience)/~上感到不安have an uneasy conscience

良心

良心conscience

一种自我道德评价, 即人对自己的行为应负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在认知和情感上的自我评价,是人的自我意识在道德上的表现。人们在做出某种行为之前,常依据道德准则对自己的行为动机进行自我衡量,对符合道德准则的动机予以肯定,反之予以否定和抑制,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在行为进行过程中, 良心能起监督作用,对符合道德要求的情感、意志、信念予以坚持和鼓励,反之予以中止和克服。在行为之后, 良心能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和影响作出评价。对履行了道德义务的行为内心感到愉悦和满意,反之则感到内疚。思想工作者应注意发挥良心的作用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

☚ 良好连续律   零迁移 ☛
0000498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