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艇技术jianting jishunaval ship technology,technology of warship
舰艇的系统、分系统、装备设备、原材料和专用设施所涉及的各项基本技术及其研究、设计、试验、制造、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中所采用的专用技术。舰艇技术的发展水平是海军现代化水平和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舰艇技术是多学科、多专业和高密集度的综合性技术体系,与现代高技术关系密切,又与其他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相互交叉、渗透、移植和派生,具有较大的交融性和兼容性。现代舰艇技术已发展成为高度综合的专门技术体系,主要包括:
❶舰艇总体技术。根据舰艇的使用要求,从舰艇总体上保证其航行性能(快速性、适航性、浮性、稳性和不沉性等)和作战、训练、勤务与舰员生活的各种功能综合兼优的技术,包括流体力学、结构力学、总体设计与配置、电磁兼容以及总体的物理场辐射(如声、磁、红外、微波和射线等)的屏蔽与控制等综合技术。根据舰艇的类型,在总体技术上又分为潜艇技术、水面舰艇技术和新船型技术(如气垫技术、地效翼技术、水翼技术和小水线面技术等);
❷舰艇动力装置技术。即动力装置在舰艇上应用的相关技术。动力装置要根据舰艇的动力特性,在舰艇与海洋环境下,从技术上满足舰艇的航行性能并提供能源。要提高单机功率和可操作性,减少体积、重量、油耗和振动噪声,加强可靠性,延长寿命,向自动化方向发展。舰艇动力装置技术分为核动力装置技术与常规动力装置技术。核动力装置技术主要包括核反应堆、一回路、二回路及蒸气轮机的综合技术;常规动力装置技术分为舰用柴油机、燃气轮机、蒸气轮机和电力推进装置等动力装置技术,以及柴-燃、蒸-燃和柴-电等复合动力装置的综合技术;
❸舰艇武器系统技术。舰载导弹、水中兵器和舰炮系统技术。舰载导弹系统技术分为舰舰导弹、舰空导弹、潜地导弹和潜舰导弹系统技术;水中兵器系统技术分为鱼雷、水雷、反水雷(扫雷、猎雷、灭雷)和深水炸弹系统技术;舰炮系统技术分为主炮和副炮系统技术。武器系统一般由传感器(舰用雷达、声纳和光电观察设备)、导航定位系统(舰用惯性导航、天文导航、卫星导航、无线电导航和水声定位系统等)、舰用通信系统(无线电通信、舰内通信和水下通信系统等)及舰用电子计算机和各种舰载武器构成。以舰用电子计算机为核心,将上述各系统的信息经过处理,使决策系统中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舰艇指挥自动化系统(C3I系统),辅助指挥员完成目标识别、目标指示、目标跟踪、作战方案优选、命令传达及武器控制等业务,实现多舰(含飞机)、多目标和多种兵器的综合作战指挥;
❹舰艇电子对抗技术。通信对抗、水声对抗、雷达对抗和光电对抗技术。它使对方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迷盲或失误,实现舰艇的自卫和防御。电子对抗系统一般由舰用电子计算机、舰载电子侦察、有源干扰、无源干扰和监控等设备组成,能在密集的信号环境中快速截获、分选和识别目标,进行威胁判断与告警,对多方向、多目标进行压制或欺骗干扰,掩护舰艇进攻或机动规避,并与武器系统结合形成末段防御体系,对抗敌方的袭击;
❺舰载飞机舰面技术。舰载飞机起飞着降的弹射、阻拦、拉降和空管技术,舰载飞机的巡逻、搜潜、攻潜和中继的信息传递技术,以及机载武器系统的雷达、声纳、激光、红外和微光夜视等探测设备与舰上的指挥、控制、导航和气象系统的综合关联技术等。
舰艇技术的效能在于从技术上保证舰艇装备进行海上作战、实施战略威慑和进行核报复。
舰艇技术发展历史渊远流长,历来都把造船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首先用于舰艇。公元前700多年(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建造了大型战船。公元前5世纪地中海国家已拥有海上舰队,并应用了当时的先进技术。现代舰艇技术的发展突出舰艇系统综合技术,发展重点包括:现代战争条件下的舰艇总体技术,舰艇运动物理环境力学响应技术,舰艇物理场辐射的屏蔽与控制技术,舰艇动力装置技术,舰艇作战指挥自动化技术,舰艇及舰载飞机反潜、反舰、反导和防空综合技术,精确导航定位技术,水中兵器对抗技术,电子对抗技术,以及舰艇特种材料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