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舞台美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舞台美术

舞台美术

指戏剧与其他舞台演出艺术中,除表演以外的各种造型美术。它包括化妆、服装、道具、布景、灯光等。
在舞台美术中,最早出现的是与表演关系最直接的化妆、服装和道具,其次是布景。最初的布景是为了隐蔽演出背景的一种装饰,如中国古代戏曲中的幕幔。在欧洲文艺复兴以后,单纯装饰性的背景转化为对剧情地点的描绘。19世纪向着更逼真的立体化发展。至20世纪布景开始多样化,既有再现真实空间的,也有表现观念的、暗示与象征的。灯光介入戏剧较晚,最初是为了照明。电灯的发明和运用,使灯光成了现代舞台美术中最机敏的一种造型手段。中国传统戏曲的化妆、服装、道具有一定的程式,别具一种象征与简化的特色。真实的布景装置是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的。
舞台美术必须以剧本为依据,在限定的主题、题材范围之内进行创造和设计。要求各种造型因素在相互作用及与演员表演相结合中获得表现力和感染力。它不象绘画、雕塑、建筑等那样属于纯粹空间性的造型艺术,而是可以随着演员在具体空间中的表演过程而获得时空的双重性。再加上它可以利用一切物质材料和工艺手段,从而使舞台美术家有更宽广的想象和创造的天地。
舞台上的戏剧表演是动的艺术,舞台美术总要结合着动作发挥作用。化妆和服装可以缩短演员与剧中人物形象的距离,场景的安排和灯光的设置可以将观众带入特定的时空环境,既可以造成亲切的实感,也可以造成陌生的隔离效果。道具则有效地暗示出环境的典型意义。所有这一切外部条件的创造,通过演员的表演转化为剧作的内在情致及意蕴的表达。这是舞台美术的本质功能。

☚ 宗教美术   工艺美术 ☛
舞台美术

舞台美术Wutai meishu

指戏剧与其它舞台演出艺术中,除表演以外的各种辅助性造型因素。包括化妆、服装、道具、布景、灯光等。
在舞台美术中,与表演关系最直接的化妆、服装和道具出现的最早。布景次之。最初的布景是为了隐蔽后台和背景的一种装饰,如中国古代戏曲中的幕幔。在欧洲,文艺复兴以后,布景开始转化为对剧情地点的描绘。到19世纪向着更逼真的立体化发展。20世纪以来,布景变得更加多样化,既有再现真实空间的,也有表现观念的,象征、暗喻式的抽象形体。灯光介入较晚,最初是为了照明,电灯的发明和运用使灯光成了现代舞台美术中最机敏、灵活的造型手段。中国传统戏曲的化妆和服装、道具有许多程式别具特色。
舞台上的戏剧或其它类型的表演是动的艺术,舞台美术要结合着动作发挥作用。化妆和服装可以缩短演员与剧中人物形象的距离,场景的安排和灯光的设置可以将观众带入特定的时空环境,既可以造成亲切的真实感,也可造成陌生的间离效果。道具则有效地暗示出环境和人物的典型意义。这些外部的造型因素要通过演员的表演转化为剧作的内在情致和意蕴的表达。这是舞台美术的本质功能。
舞台美术不同于绘画、雕塑、建筑等纯粹空间性的造型艺术。一方面它必须要以剧本为依据,在限定的主题、题材范围之内进行创造和设计,要求各种造型因素在相互作用和与演员表演相结合中获得表现力和感染力。这就使舞台美术可以随着演员在具体空间中的表演过程而获得时空的双重性。另一方面,它可以利用一切物质材料和工艺手段(绘画、雕塑、建筑的材料工具有一定限制),使舞台美术家有更宽广的想象和创造的天地。

☚ 宗教美术   乡土美术 ☛
舞台美术

舞台美术

戏剧及其他演出艺术中,除表演以外的各种造型元素的统称。包括化妆、服装、道具、布景和灯光等。
舞台美术中最早出现的是与表演关系最直接的化妆、服装和道具。古希腊戏剧中,一出戏只有两三个演员,要靠不断更换服装和面具来扮演各种戏剧人物。布景出现得较晚,最初是为了隐蔽后台和背景的 一种装饰。文艺复兴以后,布景开始转化为对剧情地点的描绘,到19世纪向着真实的立体空间发展。20世纪以来,布景变得更加多样化,既可以再现真实空间,又可以表现暗示、象征等抽象观念。在20世纪,西方布景由日本传入中国。早期的舞台以蜡烛和油灯照明,舞台灯光则是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舞台美术是舞台演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化妆和服装可以帮助演员转化成为所要装扮的形象,场景的设置可以将观众带入特定的时空环境,灯光可烘托剧情氛围,道具则有效地暗示出环境和人物的典型意义。
舞台美术不同于其他静止的造型艺术,它是为戏剧剧情发展和表演服务的。由于表演本身具有时空双重性,始终伴随着表演而进行的化妆、服装、布景,灯光也都带有时间性,使舞台美术成为在时空流动中变化的空间艺术。在三维空间的舞台上,只要有助于艺术构思,一切材料都可以用,而且总是尽量选用廉价的材料,轻便的材料,以期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现代工业和科技的发展,正在给舞台美术提供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也增强了现代舞台美术的表现力。

☚ 建筑艺术   民间美术 ☛

舞台美术

戏剧或其他舞台艺术的组成部分之一。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依据剧本和导演构思创造出特定的剧中环境、舞台气氛和角色外部形象。一般要求在舞台时空的假定性和局限性前提下,做到虚实结合,以一当十,写意与写实统一。

舞台美术

舞台美术

壮剧民间舞台一般比较简易。戏台通常挂顶幕、边幕和后幕,幕布上画有麒麟、鹦鹉、鹰、船、蝴蝶、花瓶图案;左右各有马门,门帘上画有金童玉女图案。台上设一桌数椅。建国后,壮剧在正规舞台演出时已广泛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强化舞台效果。壮剧演员的脸谱因行当和人物的不同而不同。红脸表现勇敢鲁莽,白脸表现机智奸佞,黄脸表现内有心计,蓝脸表现顽强急躁;女旦长虹眉,文生画平眉,花面公子加白鼻;少年涂红粉,老者加皱纹,山霸王画大花脸,反面头婆额上有黑印,文武清官画端正,包公额上有阴阳镜、脸上黑白各半边,华光大帝3只眼。壮剧服饰,帽盔用黄猄皮或牛皮制作,雕花上色,图案有狮、麟、龙、凤、桐花、李花、木棉花、壮锦等。服装式样与其它剧种大同小异。

☚ 师公戏表演艺术   演出仪规 ☛
0000388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