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氏伤寒集注简称《伤寒集注》。伤寒类著作。清舒诏撰。十卷。诏字驰远,进贤(今属江西)人。清代医家,为喻昌再传弟子,对《伤寒论》研究有素,有《舒氏伤寒六经定法》等。舒氏对喻氏《尚论篇》颇为推崇,但又认为“其间遗义尚多”,遂以其书为基础,博采众家之说,参以己见,于乾隆四年(1739)撰成此书。卷一至卷七为三阳篇,卷八至卷十为三阴篇。书末附有六经定法,答门人问、痢门挈领、女科要诀、真阳论、吐血论等。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重点突出。尤其对《伤寒论》立方之旨及药物性能的阐析,更为详明,有益于《伤寒论》研究。有乾隆三十五年(1770)刻本,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 舒氏伤寒集注书名。简称《伤寒集注》。10卷。清·舒诏编撰。刊于1750年。作者为喻嘉言再传弟子,于《伤寒论》注家中推崇喻氏《尚论篇》,但又认为“其间遗义尚多”,遂以此书为基础,“参考百家,征以症治” (见自序) 予以补订集注,并记述了舒氏本人及其门弟子的一些学术见解。本书还补充了《伤寒论》 113方方论,将原方列于条文之下,阐析立方之旨、命名之义及药物性能。书刊行后,舒氏两次重订,后世流通本为1770年《再重订伤寒集注》。 舒氏伤寒集注shūshìshānghánjízhù医书。简称《伤寒集注》。10 卷。清·舒诏编撰。刊于1750 年。该书以喻嘉言《尚论篇》为基础, 参考百家, 征以症治, 予以补订集注, 并记述作者及其弟子的学术见解。书中还补充了《伤寒论》113 方方论, 阐析立方之旨、命名之意及药物性能。刊行之后舒氏又两次重订, 现通行本为1770 年《再重订伤寒集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