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興興(兴)Xī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茯鹿,山东之鱼台,辽宁之清原,黑龙江之嫩江县,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临汾、阳泉,新疆之布尔津等地有分布。汉族、回族、傈僳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初见于 《姓苑》。其源不一:
❶ 《姓氏考略》 据 《路史》 注云 “卫后有兴氏。” 此则系出姬姓。
❷其注引 《北史·慕容白曜传》 云: “慕容氏破后,种族仍繁,天赐末,颇忌而诛之,时有免者,不敢姓慕容,皆以兴为氏。”此则系出鲜卑族之慕容氏。天赐,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年号。
汉代有兴渠,济宁王谒者; 宋代有兴侯、兴依,嘉祐进士; 明有兴安,内监。《万姓统谱》 载: 今直隶唐县有兴氏。清代有兴永朝。

興xīng

❶作,興起。馬融《長笛賦》:“曲終闋盡,馀弦更興。”
❷起來。揚雄《逐貧賦》:“攝齊而興,降階下堂。”
❸聳立。張衡《西京賦》:“累層構而遂隮,望北辰而高興。”
❹飛揚。賈誼《旱雲賦》:“相搏據而俱興兮,妄倚儷而時有。”《後漢書》班固《東都賦》:“赫爾發憤,應若興雲。”
❺興旺,興盛。馮衍《顯志賦》:“苗裔紛其條暢兮,至湯武而勃興。”《漢書》班固《幽通賦》:“宣、曹興敗於下夢兮,魯、衛名謚於銘謠。”

“兴”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兴”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ㄒㄧㄥxīng2247准许;许可。东北官话。东北〖〗。还是规矩点儿,可不~胡来。冀鲁官话。河北东部〖〗。在队伍上不~买东西。中原官话。河南〖〗。李准《李双双》:「怎么,光~你们恋爱!」江苏徐州〖〗。咱可不~说瞎话!西南官话。四川成都〖〗。有理讲理,不~动手。克非《春潮急》:「清平世界,~这么诬害人呀!」喜欢;爱好。闽语。福建厦门〖〗。~酒‖~佚佗爱玩。制定;规定。冀鲁官话。河北〖〗。这是谁~的主意?西南官话。四川成都〖〗。住房分配一定要~一个规矩。鄢国培《巴山月》第七章一:「我~的规矩。」震动;颤动。江淮官话。江苏盐城〖〗。一个炮仗把窗户玻璃~坏得了。吴语。浙江苍南金乡〖〗。地板烂了,走路~下~下。捶打。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他把娃~了一顿。掷。闽语。福建仙游〖〗。娇惯。晋语。山西离石〖〗。高兴;得意。晋语。陕西北部。马可《夫妻识字》:「看把她~的!活不拉拉的人么,不吃饭饿死啦!」山西。赵修身《「状元」迎亲》:「咋的不~?」江淮官话。安徽安庆〖〗。太~了,就出纰漏。江苏南京〖〗。《红楼梦》第四三回:「你瞧他~的这样儿!」西南官话。四川成都〖〗。客话。江西瑞金〖〗。广东梅县〖〗。闽语。广东揭阳〖〗。去□(〖〗)块旅行,有人~死,有人畏死去那里旅行,有的人高兴极了,有的人厌烦死了。(草木)茂盛;(毛发)长。吴语。上海〖〗。草忒~,要拔脱点。上海松江。江苏苏州〖〗。树~得□(〖〗)树真茂盛‖倷格头发~得□(〖〗)你的头发长得真长。浙江宁波〖〗、定海。民国《定海县志》:「俗谓草木及毛发等长者曰~。」◇ 吴歌《严家私情》:「白树坟青草实在~。」(形容人)多。吴语。上海〖〗。茶馆里人头特别~。上海松江:今朝街咾人~来,~天~地。上海宝山罗店、南汇周浦。兴旺;兴隆。西南官话。四川成都〖〗。徽语。安徽绩溪〖〗。尔个店好~这个店很兴旺。吴语。江苏苏州〖〗。百货公司最近一直蛮~。《何典》第九回:「他又有财有势,就便告到当官,少不得官则为官,吏则为吏,也打不出甚么~官司来。」(形容雨)大。吴语。江苏苏州〖〗。雨落得~来,等小一点再走。(形容运气)好。中原官话。江苏徐州〖〗。今天打牌,我的手真~‖他弹琉弹儿,手多~啵。闽语。广东揭阳〖〗。~伙食着□(〖hio34〗。)锅无毒个,衰伙食着□〖hio34〗。锅有毒个够运气的吃到那锅没毒的,倒霉的吃到那锅有毒的。起劲。闽语。福建厦门〖〗。或许;也许。东北官话。东北〖〗。明天他~能来。锐锋、王成林《棉裤衩的故事》:「你一个~累坏了。」北京官话。北京〖〗。别等了,他~不来呢。胶辽官话。山东荣成〖〗。明儿也~下雨‖他没来开会,~病了。中原官话。河南郑州〖〗。他没来,~有病了。河南洛阳〖〗。我看这孩子也~不来了。江淮官话。湖北红安〖〗。西南官话。湖北天门〖〗。座;些。吴语。浙江金华:一~桥。浙江衢州:一~纸。

興兴

(1次) 兴起。何以~之《天》

❶盛也。《詩經·小雅·天保》: “天保定爾,以莫不興。” 鄭玄箋。“興,盛也。”
❷起也。《詩經·小雅·小明》: “念彼共人,興言出宿。” 鄭玄箋: “興,起也。” 《詩經·大雅·緜》: “百堵皆興,鼛鼓弗勝。” 鄭玄箋: “興,起也。” 《儀禮·士冠禮》: “夙興,設洗直於東榮,南北以堂深,水在洗東。” 鄭玄注: “興,起也。”《儀禮·士冠禮》: “賓筵前坐正纚,興,降西階一等。” 鄭玄注: “興,起也。” 《儀禮·士冠禮》: “乃冠,興,復位,贊者卒。” 鄭玄注: “興,起也。” 《儀禮·士昏禮》: “坐啐醴建柶興。”鄭玄注: “興,起也。” 《儀禮·士昏禮》: “夙興,婦沐浴纚,宵衣以俟見。” 鄭玄注: “興, 起也。”《儀禮·士相見禮》: “退坐取屨,隱辟而后屨,君爲之興。” 鄭玄注: “興,起也。”《儀禮·鄉飲酒禮》: “奠爵於薦西,興。”鄭玄注:“興,起也。” 《儀禮·公食大夫禮》: “辭曰: 寡居從子,雖將拜,興也。”鄭玄注: “興,起也。” 《儀禮·特牲饋食禮》: “賓出,主人拜送,夙興,主人服如初。” 鄭玄注: “興,起也。” 《禮記·學記》: “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鄭玄注:“興,起也。” 《論語·泰伯》: “子曰: 興於詩,主於禮,成於樂。”鄭玄注: “興,起也。” (敦煌殘卷唐寫本 《論語》 鄭注)
❸猶 “尊尚” 也。《詩經·大雅·抑》:“其在於今,興迷亂於政。” 鄭玄箋: “興,猶尊尚也。”
❹猶“舉” 也。《周禮·地官·大司徒》: “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 鄭玄注: “興,猶舉也。” 《周禮·地官·遂大夫》: “三歲,大比,則帥其吏,而興甿,明其有功者,屬其地治者。” 鄭玄注: “興甿,舉民賢者能者,如六鄉之爲也。興,猶舉也。” 《周禮·夏官·大司馬》: “進賢興功,以作邦國。” 鄭玄注:“興,猶舉也。” 《禮記·文王世子》: “乃命有司行事,興秩節,祭先師先聖焉。” 鄭玄注: “興,猶舉也。”
❺猶 “作” 也。《周禮·地官·舞師》: “凡小祭祀,則不興舞。” 鄭玄注: “興,猶作也。”
❻縣徵聚物曰興。《周禮·地官·旅師》: “而用之以質劑致民,平頒其興積,施其惠,散其利,而均其政令。” 鄭玄注: “縣官徵聚物曰興,今之軍興是也。”
❼以善物喻善事。《周禮·春官·大司樂》: “以樂語教國子: 興、道、諷、誦、言、語。”鄭玄注: “興者,以善物喻善事。” 陸德明《經典釋文》: “興道,許應反,劉虚甑反。”
❽取善事勸喻之。《周禮·春官·大師》:“教六詩: 曰風,曰赋,曰比,曰興,曰雅,曰頌。” 鄭玄注: “興,見今之美嫌,於媚諛取善事以喻勸之。” 陸德明 《經典釋文》:“興,許應反。”
❾猶“動” 也,“發” 也。《周禮·冬官·弓人》: “下柎之弓,未應將興。” 鄭玄注: “興,猶動也,發也。”
❿喜也,歆也。《禮記·學記》:“不興其藝,不能樂樂。” 鄭玄注: “興之言喜也,歆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興,許應反。”
⓫猶 “出” 也。《禮記·樂記》: “降興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體。”鄭玄注: “興,猶出也。”
⓬謂起在位也。《禮記·中庸》: “是故居上不驕,爲下不信,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 鄭玄注: “興,謂起在位也。”
⓭成也《尚書大傳》: “秋養耆老而春食孤子,乃勃然招樂,興於大鹿之野。”鄭玄注: “興,成也。” (《通德堂經解》)《尚書大傳》: “乃浡然招樂興於大鹿之野。” 鄭玄注: “興,成也。” (《鄭氏佚書》)

C564
(一)xing“兴”的繁体。
(二)xing“兴”的繁体。

興xīng,xìng

X144
“兴”的繁体。

〖興〗

(一)粵 hing1〔卿〕普 xīnɡ

❶ 起,起來。許慎《說文解字》:「〜,起也。」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從者病,莫能〜。」
❷興起。《史記.孔子世家》:「楚昭王〜師迎孔子。」
❸ 興建,建立。范仲淹《岳陽樓記》:「政通人和,百廢具〜。」
❹ 提倡。諸葛亮《出師表》:「若無〜德之言。」
❺ 振興,興盛。《出師表》:「此先漢所以〜隆也。」
❻ 成功。《禮記.學記》:「此四者,教所由〜也。」

(二)粵 hing3〔罄〕普 xìng

❶ 興趣,興致,有成語「〜之所至」。王勃《滕王閣序》:「〜盡悲來。」
❷ 喜歡。《禮記.學記》:「不〜其藝,不能樂學。」
❸《詩經》「六義」之一,屬於詩歌的作法,借另一事物來引起所詠事物,即起興。《詩經.大序》:「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五曰雅,六曰比。」

興,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基本字形的上下是兩隻手形,同聲。亦可理解爲合體會齊力舉起之意,則 “同” 兼表音義。“興” 的本義是舉起,引申爲興起、升起、推舉等義。卜辭或用本義,或用作祭名、方國名、地名。銘文或用發動、動用義,或用作氏族名、人名。
楚簡帛文作,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提示: 從古文字各體可見所从之“臼”(jú)“廾”形變的歷史。

興兴,甲骨文;甲骨文;金文; 篆xīng,xìng

[舁(四隻手,意符)+ 同(聲符)→興(《説文》:“興,起也。從舁(yú四人共抬),從同,同力也。”興,初文像四人(舁,表示四隻“手”)共舉一井欄,“井”也是聲符,“口”爲司號員,一人司號,四人齊力,表示“共同興起”。1.xīng,站起來〈晨興〉,流行〈興盛,大興改革之風,家和萬事興〉,開始〈興,辦,興利除弊〉或許〈興許來或不來〉,振奮〈興奮〉,鼓動幹壞事〈興風作浪〉;2.xìng,因爲興旺發達而感到興高采烈,引申爲興趣、興致。)]
[春秋] 左丘明《左傳·昭公五年》:“國家之敗,失之道也,則禍亂興。”(國家的敗壞,是由於失去道德法制,當然禍亂到處興起。)
[西漢] 司馬遷 《史記·孝文本紀》:“蓋聞天道禍自怨起,而福繇(yáo由)德興。”(聽説天之道,禍從怨恨起,福由行德生。)
[宋] 張升《離亭燕》:“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閒話。”(那六朝此起彼落走馬燈似的往事,都成了漁翁和樵夫的笑料。)

興()


甲骨文合集6530,殷
貞[王弗]从興方伐下危。

甲骨文合集27365,殷
……[眔]興酒祖丁……

興斝,殷周金文集成9128,殷
興。

興壺,殷周金文集成9465,殷
興。

興父辛爵,殷周金文集成8616,殷或西周早期
興父辛。

興作寶鼎,殷周金文集成1962,西周中期
興乍(作)(寶)鼎。

鬲叔興父盨,殷周金文集成4405,西周晚期
鬲弔(叔)興父乍(作)旅須(盨)。

應侯視工簋,首陽吉金114,西周晚期
敢加興乍(作)。

之利殘片,文物1961年10期,春秋中期或晚期
□估堇於如於興。

侯馬盟書156:22,春秋
興。

侯馬盟書156:24,春秋
興。

新郪虎符,殷周金文集成12108,戰國晚期
凡興士被甲, 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王符,乃敢行之。

古璽彙編3290,戰國
□興。

古璽彙編3586,戰國
所興。

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17,戰國
浗(求)虖(乎)大人之興, 𢼸(微)也。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中弓11,戰國
敢昏(問)道民興悳(德)女(如)可(何)?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從政(乙篇)1,戰國
興邦𧱌(家), (治)正(教)。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119,戰國至秦
凡戊子風,有興。雨陰,有疾。興在外,風,軍歸。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61,西漢
吏所興能捕若斬一人,拜爵一級。

漢印文字徵
劉興。

漢印文字徵
王興。

漢印文字徵
始興左尉。

漢印文字徵
張興。

西嶽華山廟碑陽,東漢
觸石興雲,雨我農桑。

蒼山元嘉元年畫像石墓題記,東漢
魂靈有知,柃哀子孫,治生興政,壽皆萬年。

蕩陰令張遷碑陽,東漢
周宣王中興,有張仲,以孝友爲行。

晉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再莅盛德頌陽,晉
廢興存亡。

寇偘墓誌,北魏
威惠既興,風移俗易。

王翊墓誌,北魏
父諱琛,齊故司徒從事中郎; 夫人彭城劉氏,嘉興縣主,父義恭,宋太宰江夏王。

宋景構尼寺造像碑,隋
神理微密,真趣幽玄。心期之侣,起惑興障。

張壽墓誌,隋
文皇帝撫玆興業,有志括囊。

明雲騰墓誌,隋
君家興麟趾, 丗朝倫。

李鎬墓誌,唐
属王事靡盬,狂胡勃興。

萬壽寺記,唐
隋開皇四年,文帝爲沙門曇延立爲延興寺。
《説文》: “興,起也。从舁从同。同力也。”
許慎析形釋義可從。早期甲金文“興”字象四手抬一器物,此所謂“起也”;或加一“口”形,殆示齊聲合力(由一人發令命眾人同時並作)。器物形加“口”,遂似字从“同”矣(楚簡文字,器物或呈“人”形,已無器物之象)。

☚ 與   ⺽部 ☛

(xīng/xìng)

从舁,从同。
【按】興,甲骨文作,象四手合力抬起某物。《説文》:“起也。”與古文構意一致。

*興xiəng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起也。 从舁、同。同力也。(三篇上)
四手共舉起一擔架。

☚ 瞢   醫 ☛
000001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