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臺臺(台)Tái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台骀之后。”台骀,金天氏之裔孙,其后或以祖辈名为氏。遂有臺氏、骀氏。“臺”,今简化作“台”,原臺、台为二姓,今则合而为一了。 臺tái❶高而平的建筑物。一般供眺望或遊觀所用。《漢書》司馬相如《上林賦》:“夷嵕筑堂,絫臺增成。” 臺 臺tái草。 莎草科植物。《小雅·南山有》一章: “南山有,北山有莱。”毛《传》:“,夫须也。莱,草也。”陆玑《草木疏》:“夫须,莎草也,可为蓑笠。”《小雅·都人士》二章:“彼都人士, 笠缁撮。”郑《笺》:“,夫须也。都人之士以皮为笠, 缁布为冠。”《尔雅·释草》: “, 夫须也。”《本草纲目》李时珍 [释名]:“莎草,夫须。乃笠名,贱夫所须也。”[集解]:“莎叶如老韭叶而硬,光泽有剑脊棱。五六月中抽一茎,三棱中空,茎端复出数叶。开青花成穗如黍,中有细子。其根有须,须下结子一二枚,转相延生,子上有细黑毛,大者如羊枣而两头尖。” ☚ 榖 蓷 ☛ 臺读音t·ai(ˊ),为ai韵目,属ai—uai韵部。徒哀切,平,咍韵。 上一条: 坮 下一条: 檯 ![]() ![]() ![]() ![]() ![]() 臺台(1次) 高台。古代祭社,必筑土为坛台。简狄在~喾何宜《天》 臺❶夫須也。《詩經·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臺笠緇撮。” 毛傳: “臺,所以禦者。” 鄭玄箋:“臺,夫須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 “臺,如字,《爾雅》作臺,草名。”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亭臺部 > 泛稱 > 臺 臺 tái 亦作“𡎲”。築土成方形,既高且平者謂之臺。爲我國古代具有獨特風格的宫苑、園林建築之一。古人修臺,多爲休憩遊觀、娱神拜仙、觀察瞭望之用,兼以顯示帝王威勢。《字彙·土部》:“𡎲,古‘臺’字。”《詩·大雅·靈臺》:“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唐·杜甫《登高》詩:“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明·文震亨《長物志》卷一:“築臺忌六角,隨地大小爲之。”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莎草 > 臺 臺 tái “莎草”之别名。 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器官產物部 > 蜂房蟻穴 > 王臺 > 臺 臺 tái “王臺”的省稱。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薃 > 臺 臺 tái 即莎草。 臺taiC55F 臺高平的建筑物;敬辞;量词;台湾省及台湾岛的简称:~本/~币/~步/~词/~端/~风(演员在舞台上的风度)/~甫/~阁/~阶/~柱/~臣/~官/~门/~郎/~盏/~省/~站/~格/~院/~榭/~谏/~观/~选/~骀/~狱/~参/~票/~历(曆)/拆~/出~/船~/窗~/吹~/三~(灵~、时~、囿~合称;古官署尚书、御史、谒者合称等)/倒~/登~/电~/后(後)~/讲~/看~/垮~/擂~/楼~/炮~/平~/前~/晒~/塌~/舞~/戏~/下~/上~/阳~/月~/站~/转~/港~(香港和台湾)/~柱子/对~戏/打擂~/断头~/~澎金马(台湾岛、澎湖列岛、大小金门、马祖列岛)/债~高筑/近水楼~。△~湾/~北/~南/~中/~东/~壁/~城/~岭/~江/五~/轮~/高~。又姓,现代有臺静农。以上也可作“台”。 臺táiT013 臺 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