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脑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 基源 为兔科兔属动物蒙古兔、东北兔、华南兔、高原免等的脑髓。 原动物 兔Lepus tolai Pallas 余项参见“兔肉”条。 【药性】: 性味 温。 主治 胎产不利,冻疮,火伤,皮肤皲裂。 ❶ 《别录》:“疗冻疮。” ❷ 《圣惠方》:“手足皲裂成疮,生涂之良。” ❸ 《纲目》:“催生滑胎。”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剂。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兔脑丸(《证治准绳》)治产妇产育艰难,或横或逆:兔脑髓1个(去皮膜,研如泥),母丁香3g(细末),乳香7.5g(另研),麝香3g(另研)。 拌匀和丸,鸡头实大,阴干。每服1丸,温汤下。 ” 单方应用 ❶ 《动物脏器食疗验方》:“治难产,胎衣不下:兔脑1具,乳香适量。将乳香研末,和兔脑同捣为丸,如黄豆大,晒干,日3次,每次6g,空腹服用。 ” ❷ 《动物脏器食疗验方》:“治冻疮,烧伤,皮肤皲裂:宰杀兔子时取出兔脑,捣烂,以兔脑涂抹患处,反复摩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