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至元通行宝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至元通行宝钞元代纸币。钞额贰贯,宝钞面额两侧为八思巴文:右书 “至元宝钞”,左为 “诸路通行”。该钞长29. 1、宽21. 6厘米,为旧版新印,现藏辽宁省博物馆。至元通行宝钞为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印制。钞额自五文至贰贯文凡十一等。元代开国初期,货币流通积弊很深,正如元世祖为发行至元通行宝钞的诏书中所说: “钞法之行,二十余载,官吏奉法不虔,以至物重钞轻,公私俱弊……。”至元通行宝钞即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发行的。为提高至元宝钞的信誉,诏书中又强调:“其造至元钞颁行天下,中统宝钞通行如故”,又“官民通用,务在新者无冗,旧者无废,上不亏国,下不损民。”可见元世祖为整顿币制,推广至元宝钞流通下了很大决心。《元史·食货志》载:“中统、至元二钞,终元之世,盖常行焉。”即至元通行宝钞自发行流通,一直延续到元朝灭亡(1368),历时81年。 至元通行宝钞 至元通行宝钞zhiyuantongxing baochao元代纸币。1965年发现于咸阳市。纸色较黑,纸厚质粗。长条形,长27.5厘米,宽19.6厘米。阳面顶部印“至元通行宝钞”6字,其下花纹栏上印“贰贯”字样,左右各有八思巴文一行。左边释文为“诸路通行”,右边释文为“至元宝钞”。八思巴文下边分别有横排的“字料”、“字号”等字。中部有两串铜钱组成的图案。下部有10行文字,从右至左,前三行为:“尚书省奏准印造至元宝钞,宣课差发内并行收受,不限年月,诸路通行。”后列“宝钞库子攒司”和“印造库子攒司”。中间一行为“伪造者处死”5字,字体较大。其下为两行小字:“首告者赏银五锭”,“仍给犯人家产”。再后是“至元年月日”,“宝钞库使副”,“印造库使副”。最后是“尚书省提举司”。“贰贯”2字和10行文字中央均盖有大小不等的八思巴文朱印。阴面仅“贰贯”2字清晰可辨,其余合同印记文字模糊不清。其上还斜盖有朱印。宝钞阳面左上角和阴面下部中央,分别盖有不同墨色的印记。保存基本完好。据文献记载,“至元通行宝钞”于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三月开始印造、发行。币面斜盖的墨色合同印记按《四朝钞币图录》考释,当是“支钱路名”。元代是中国古代纸币空前盛行的时代,也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纯纸币流通的国家。纸币曾是元代惟一合法的通货。因元代纸币传世不多,此币及同时发现的“中统元宝交钞”均甚为珍贵。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 尧头遗址 至正通宝 ☛ 至元通行宝钞 “至元通行宝钞”纸币 元代纸币。1985年沅陵县双桥元代黄澄存夫妇合葬墓中出土,现藏沅陵县博物馆。纸币有“贰拾文”、“伍拾文”、“壹佰文”、“叁佰文” 等不同面值,共7张。其中 “贰拾文”、“伍拾文”、“叁佰文”面值的至元纸钞还是首次发现,填补了现存元钞面值系列的空白,尤为珍贵。“伍拾文” 纸钞长21厘米,宽12.8厘米,字迹较为清楚,背面有墨、朱印各一,正背面左上角均盖合同印。纸钞上方第一栏为 “至元通行宝钞”字样,左行,第二栏中上方为 “伍拾文”,下为钱五十枚形,五枚一组,作三行成四二四排列。右为 “至元宝钞”,左为“诸路通行”,均为蒙古新字八思巴文,上下行。右 “字号”,左“字料”,横列。第三栏共十行,字上下书,右左行,其文为“尚书省奏准印造至元宝钞,宣课差发内,并行收受,不限年月,诸路通行。宝钞库子攒司。印造库子攒司。伪造者处死。首告者赏银伍定,仍给犯人家产。至元 年 月 日。宝钞库使,副。印造库使,副。尚书省提举司。”“至元通行宝钞”是元代的一种重要纸币,也是中国造币史上纸币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 ☚ 吉藩王印玺 四神纹石棺 ☛ 至元通行宝钞 至元通行宝钞见“至元宝钞”。 ☚ 至元宝钞 至元钞 ☛ 至元通行宝钞 至元通行宝钞简称“至元钞”。元纸币名。世祖至元二十四年( 1287 ),因中统元宝交钞贬值而开始发行。面额分五文、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一贯、二贯等十一种。一贯当中统元宝交钞五贯,二贯当白银一两,二十贯当黄金一两。发行后中统钞并未收回,物价仍按中统钞计算。 ☚ 至元通宝 行用钞 ☛ 至元通行宝钞元朝纸币之一种。简称至元宝钞、至元钞。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因中统钞行之年久,物重钞轻,钞值跌落,改行至元钞。面值分5文、10文、20文、30文、50文、100文、200文、300文、500百文、1贯、2贯共11等。与中统钞并行,每1贯文当中统钞5贯文,2贯易银1两,20贯易赤金1两。武宗至大二年(1309),改行至大银钞,每1两准至元钞5贯。至元钞“终元之世,盖常行焉。”(《元史·食货志一》)顺帝至正十年(1350)改行钞法后,仍通行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