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抗体
自身抗体是指能与机体正常组织成分或改变了的组织成分起反应的抗体。自身抗体不一定都有致病性,自身抗体的存在并不都提示有疾病。如5%左右正常人群中类风湿因子阳性,老年人群可能由于多种外来抗原的长期刺激,类风湿因子阳性者更比一般人群为高。自身抗体可以是器官特异性,如抗甲状腺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胃壁细胞抗体、抗精子抗体等,也可是非器官特异性,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抗核抗体,可与很多不同器官或组织细胞核结合。
自身抗体能否致病,关键在于正常的免疫调节是否得以维持。过去认为机体能辨认自我不产生自身抗体,实际上并非如此。正常人体可以测出抗甲状腺球蛋白及双链DNA抗体,细菌感染中的脂多糖体抗原亦可刺激某些自身抗体的产生,但在正常免疫调节下,这些自身抗体持续不久,最终消失而不致病。自身免疫病中的自身抗体,多数是通过Gell及Coombs分类的Ⅱ型及Ⅲ型免疫反应引起组织损伤。常见的自身抗体及其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见表。
自身抗体与自身免疫病
器官特异性疾病 | 抗体种类 |
重症肌无力 | 抗乙酰胆碱抗体 |
Grave病(弥漫性中毒性甲 状腺肿) | 抗刺激甲状腺性免疫球蛋白抗 体或抗刺激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
桥本(Hashimoto)甲状腺 炎 | 抗甲状腺球蛋白及抗微粒体 抗体 |
抗胰岛素性糖尿病 | 抗胰岛素受体抗体 |
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 抗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 |
青年型胰岛素依赖性糖尿 病 | 抗胰岛细胞抗体,抗胰岛素抗 体 |
恶性贫血 | 抗胃壁细胞抗体,抗内因子维 生素B12结合点抗体 |
阿迪森病 | 抗肾上腺细胞抗体 |
原因不明性甲状旁腺功能 减低 | 抗甲状旁腺细胞抗原抗体 |
原发性不育 | 抗精子抗体 |
卵巢功能早衰 | 抗间质细胞及黄体细胞抗体 |
天疱疮 | 抗皮肤粘膜细胞间物质抗体 |
大疱性类天疱疮 | 抗皮肤粘膜基底膜抗体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 | 抗线粒体抗体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抗红细胞抗体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抗血小板抗体 |
原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 |
白癜风 | 抗黑色素细胞抗体 |
骨硬化症及美尼尔病 | 体Ⅱ型胶原抗体 |
慢性活动性肝炎 | 抗核抗体、抗肝细胞(肝细胞膜 抗原、肝特异蛋白)抗体 |
(续表)
非器官特异性(系统性)疾病 | 抗体种类 |
Goodpasture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 | 抗基底膜抗体 抗核抗体,抗双链、单链DNA 抗体,抗Sm抗体,抗核糖核蛋白 抗体,抗淋巴细胞抗体,抗红细胞 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神经原细 胞抗体,抗丙球蛋白抗体等 |
类风湿关节炎 | 抗丙球蛋白抗体,抗EB病毒 相关抗体 |
干燥综合征(Sjogren综合 征) | 抗SS-A抗体,抗S S-B抗体 |
硬皮病 | 抗Scl-70抗体 抗着丝点抗体 |
多发性肌炎 | 抗PM1抗体 |
复发性软骨炎 | 抗软骨抗体 |
自身抗体测定的方法有多种,应用较多的是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法、免疫双扩散法,对流免疫电泳法、被动血凝法、直接或间接球蛋白试验法、补体结合试验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