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的分类
由于自然资源的广泛性和多宜性,人们对自然资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加上应用目的和侧重程度的差别,学术界到目前为止,尚无一个统一的自然资源分类系统。目前,在生产领域比较通用的则是传统的自然资源分类,即按自然资源在不同的产业部门中所占的主导地位笼统划分为农业资源、工业资源、能源、旅游资源、医药卫生资源、水产资源等,当然在某种类型之下又可进一步续分。联合国粮农组织通常在农业资源之下,按土地资源、水资源、牧地及饲料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及遗传种质资源等进行分类和研究有关问题。
此外,常见的自然资源分类还有:
❶按自然资源的物理特征分为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两大类,或者按功能分为原材料与能源两类,能源又可进一步续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❷按自然资源的再生性特征分为再生资源与非再生资源两大类,生物资源属于再生资源,矿物资源属于非再生资源。有些资源如地表水、潮汐能、风能、地热、太阳能也列为再生资源,而地下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非再生资源。
❸有人认为,再生与非再生的说法不够恰当,提出按自然资源的限制特征分为流量资源和存量资源两大类。前者诸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其资源量表现为容量限制; 后者诸如矿产资源、能源等,其资源量表现为储量限制。也就是说,再生也是有限度的,超越限度就不能再生; 非再生也只是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的,不是相对于地质时期而言的。不难看出,上述分类简单易懂,直观实用,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资源科学研究来说,我们认为下面两个分类体系更有意义。
自然资源的地理分类:
根据自然资源的形成条件、组合状况、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各圈层之关系等地理特性,在资源地理学研究中,常把自然资源分为矿产资源 (岩石圈)、土地资源 (土圈)、水利资源 (水圈)、生物资源 (生物圈) 和气候资源 (大气圈) 五大类。随着海洋地位的日益突出,海洋资源已开始作为第六类资源进入资源科学研究领域,且作用日趋重大。
(1)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物质生产资料来源之一,对生产力布局有重大的作用和影响。矿产资源包括金属与非金属两大类。金属按其特点和用途又可以分为铁、锰、铬、钨等黑色金属,铜、铅、锌等有色金属,铝、镁等轻金属,金、银、铂等贵金属,铀、镭等放射性元素和锂、铍、铌、钽等稀有、稀土金属。非金属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磷、硫、盐等化工原料,金刚石、石棉、云母等工业矿物和花岗石、大理石、石灰石等建筑材料。
(2) 气候资源包括光照、热量 (温度)、降水、风力 (气流) 四个方面,它与相应的土地、生物和水资源的地域组成,往往对发展区域农林牧副渔业和旅游业提供条件。还应指出,与此相关的太阳能与风能都是未来的重要能源。
(3) 水利资源包括作为能量来使用的水力资源和作为物质来使用的水 (质) 资源,其中包括海水资源和陆地水 (地表水和地下水) 资源。此外潮汐能和水能都已是重要能源。
(4) 土地资源包括作为农业牧业用地的土地和作为工程建筑场地的土地,甚至包括具有特殊风景、可辟为旅游场所的土地。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一种综合性资源。
(5) 生物资源包括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按其与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关系,可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前者包括草场、森林、海藻在内的野生植物,后者包括虫、鸟、兽、鱼在内的野生动物。野生生物资源是人类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也是加工业的部分原料来源。
(6) 海洋资源是一种复杂的自然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水资源、海洋能和海洋空间资源。其中,海底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铁锰结核和海滨砂矿等,海洋能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和盐差能等,海水资源包括从海水中提取各种盐类、制取淡水和海水直接利用。
自然资源的特征分类:
近年来,越来越多地依据自然资源本身固有特征进行分类。这些特征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的可更新性、耗竭性、可变性,重新使用性等。自然资源分类正逐渐由单一特征分类,走向多因素的综合分类体系(见下图)。
图中首先根据自然资源是否可能耗竭的特征分成耗竭性资源与非耗竭性资源两大类。耗竭性资源按其是否可以更新或再生,又分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两类:
❶可更新资源主要是指各种生物及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组成的生态系统。可更新资源在正确的管理和维护下,可以不断更新和利用; 反之,可更新资源就会退化、解体并有耗竭之忧。对于可更新资源必须做到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相结合,以保持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保持遗传的多样性并保持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持续利用。
❷不可更新资源主要是指各种矿物和化石燃料。其中一些非消耗性金属如黄金、铂,甚至铁、铜、锡、锌等,它们虽不像太阳能等非耗竭性资源那样源源不断地供给人类,但却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另一些不可更新资源如化石燃料 (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当它们作为能源进行利用时,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除部分可继续传递和作功外,总有部分能量耗散。虽然从物质不灭定律来看,地球上元素的数量并没有变,但它们的形式和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尽管从理论上看它们是可以合成的,但不论从经济还是技术条件来看,几乎不存在可能性。因此,对不可更新资源要注意节约使用,并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自然资源的分类系统

自然界中还存在着一些资源,它们在目前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下,不会在利用过程中导致明显的消耗,即非耗竭性资源。其中又可以分为恒定性资源及易误用和污染的资源两大类。对于这种非耗竭性资源要加以充分利用,同时要发展低污染或无污染技术。
毫无疑问,自然资源分类的探讨,不仅对建立完整的资源科学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解决资源利用与保护问题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