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自我推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自我推拿推拿的一种。又称自我按摩。在自己身体的一定部位上,运用手法来防治疾病的方法,也可配合气功及肢体运动等法。如眼保健操、摩腹等法。晋·葛洪《抱朴子·道意》有以“自摩”法治疗头痛、腹痛的记载。 自我推拿即“自我按摩”。 自我推拿zìwǒtuīná推拿的一种。又称自我按摩。在自己身体的一定部位上, 运用手法来防治疾病, 也可配合气功及肢体运动等。如眼保健操、摩腹等。晋·葛洪《抱朴子·道意》有以自摩法治疗头痛、腹痛的记载。 自我推拿 自我推拿自我推拿是以双手在自己身上进行揉捏按摩,并配合肢体活动,以保健强身、防治疾病的一种推拿疗法。在古代属于“导引”范畴。人类的某一部位发生疼痛或不舒时会不自觉地用手在痛处抚摩,这种出自本能的自我推拿形式也是人类最早的医疗活动。以后经过长期的实践后,乃成为自觉的医疗行为。自我推拿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指出“痿厥寒热”之症“治宜导引按蹻”。近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三号的西汉古墓的文物中,有帛画“导引图”,描绘了导引姿式44种。至今相传的“五禽戏”,也是汉代华佗根据虎、鹿、熊、猿、鹤五种禽兽的活动特点所创造的导引法。隋代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每卷之末都介绍养生方导引法。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王焘《外台秘要》也有许多应用导引按摩防治疾病的记载,宋代《圣济总录》还列专章介绍导引按摩,应用导引法修心、养身、治病,在我国古代道家和武术界中流传很广。解放后,自我推拿在开展群众性的防病治病活动中,起了积极作用。已在全国中、小学中普遍推广的眼保健操就是其中的一种。自我推拿的特点是“意”(意识)、“气”(呼吸)、“行”(动作)结合,要求在自我推拿时,思想专注集中,调节呼吸,动作要由意识支配。 图1 开弓 拿四肢 用右手捏拿左上肢,自肩部至掌部,左右同,两侧各往返10遍;再用一手或两手捏拿或搓下肢,自腹股沟至踝部,往返10遍,左右同。能防治肌肉萎缩、关节疼痛。 转膝 两下肢并拢,膝关节微屈,身向前俯,两手掌分别按在两膝上,膝部作左右旋转30次(图2)。能防治膝关节疼痛、行走乏力。 ![]() 图2 转膝 洒腿 取站立位,提起左腿,小腿如踢球状向前洒动,作膝关节屈伸动作30次,左右同。能防治髋、膝、踝关节疼痛。 擦涌泉 取坐位,用左手摩擦右足涌泉穴(足心)30次,左右转换; 术毕,稍将足趾转动。能安神、降压、滋阴降火,防治头目晕眩。 自我推拿完毕后,在原地踏步1~2分钟,并摆动身体。自我推拿二十法及其操作次数,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全部或选择锻炼,但必须持之以恒,方能收效。 ☚ 小儿推拿复式操作法 腹诊推拿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