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自我实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自我实现zìwǒ shíxiàn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己的天资、能力、潜力等,结合客观条件发展自己,使自身的价值被社会承认。

自我实现zìwǒshíxiàn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己的天资、能力、潜力等主客观条件发展自己,使自身的价值为社会承认。
 ◇ 各种为新区服务、献爱心的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自我实现的舞台,也使学生们不断看到自身的价值。(人民日报.1995.3.2)
 ◇ 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要,它能够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你感到活得有价值。(人民日报.2000.6.2)

自我实现

英国新黑格尔主义者格林和布拉德雷所提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目的。认为人生与道德之目的就是实现自我的“最高理想”。为此,必须完善自己的人格,展开自己的能力即自我实现,达到至善。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而高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五个层次需要,认为只有在低层次需要获得相对满足后,才能发展到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就是最充分地发挥一个人的潜力,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自我实现者必须要有胜任感和成就感。这个理论虽有不足之处,也有可借鉴因素。脱离社会的个人自我设计、自我实现是不可取的。但若把自我实现和崇高的目标结合在一起,就会起到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

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ziwo shixian

是主张人的德性、本质和目的就是实现自我,使自己的德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伦理学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至善就是自我实现。一个事物的善在于它特有性质的实现。人的特殊性质不单纯是肉体的存在,或有欲望的感觉和行使动物的职能,而是有理性的生活。人的至善是全面和习惯地行使那种使人成其为人的职能,一个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近代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把自我实现表述为,人的真正的自我是社会的自我,即个人的道德受社会道德所制约,以社会和国家道德为基础。个人道德的自我实现就是社会性的自我实现。新黑格尔主义者格林、布拉德雷和泰勒等人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宣扬人的最高的道德就是安分守己,顺从国家意志和社会道德,人生的目的就是实现自我的“最高理想”等观点。
自我实现的伦理学说有其合理的因素和进步意义,但总的来说它属于一种唯心主义的利己主义伦理观点,它突出了自我,强调了个人自我目的的实现,但却忽视了社会和他人对个人的制约和帮助。他们所说的国家意志和社会道德不过是个人意志和道德的反映而已,为了实现自我,损害社会道德和他人利益的行为也是合理的“善”的行为。
自我实现的伦理学说,在当代对我国的青少年学生有较大影响。有些青年学生片面强调自我价值和自我利益、自我目的的实现,蔑视、损害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甚至不择手段,走上犯罪道路。这是我们应当抵制和批判的。我们应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个人理想建立在实现崇高的社会理想的基础上。

☚ 自我设计   顺境和逆境 ☛
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ziwo shixian

指一个人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的动机,力求实现自认为所能做到的各种事情。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在满足了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及尊重的需要基础上,最终可能达到自我实现这一需要的层次。由于自我实现和心理发展的成熟有关,他发现自我实现者大都是中年或年长者,但这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期的经验。粗暴的控制和过分的放任对于自我实现的正常发展都是有害的,最有效的教育是一定限度内的自由。爱的教育特别重要,失去爱、安全感和尊重的儿童很难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

☚ 自居作用   自我防御机制 ☛
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

(一)英国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格林和布拉德雷等人的伦理学用语。他们认为,道德活动的目的就是个人实现自己“内在的我”,自我实现就是最高的善。自我实现也即实现做人的人格,完善做人的灵魂和展开人的能力。每个人“内在的我”是独一无二、与他人之“我”不同的;个人行为的道德意义不在于它符合对一切人都是共同的道德原则,而在于它是个体的、独特的、与其他人的行为不同的。不过,个人在追求其“内在之我”实现时又必须帮助他人,因为善本质上是共同的,共同的善在每个人的心中起着作用。道德的目的是整个人类的目的,它不仅要求单个人行动,而且要求整体的行动,要求个体不断地自我改造,实现真正的自我。他们宣扬,一切道德努力的最终目标或人生目的就是实现自我这一“最高理想”,而道德努力的最高形式是一种精神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的心灵向往是绝对的,把自我溶化在“绝对”之中,即与上帝合而为一。 (二)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自我实现指丰满个性和个人潜能的实现(参见“自我实现人”条)。

☚ 自律和他律   自我实现人 ☛

自我实现

self-realization


自我实现

self-actualization


自我实现

self-actualization

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1)德裔美国神经病学家戈尔德斯坦( K .Goldstein )在机体论心理学中首次提出,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机体潜能发挥的一种内驱力,是人的本性中的一种创造性倾向,是人的主要动机和生活最高目标的表现形式。(2)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和理论主旨。自我实现就是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即“成为你自己”。包括两层涵义:(1)完满人性的实现;(2)个人潜能的实现。其标准:一是人的实质和潜能现实化;二是没有或极少出现不健康、精神疾患和基本能力欠缺。自我实现有两种类型:(1)健康型自我实现,即更务实、更能干的自我实现者;(2)超越型自我实现,即更经常意识到内在价值、生活在存在水平或目的水平而具有丰富超越体验的人。自我实现者有15种人格特征:❶准确和充分地认知现实;
❷能理解并接受自然、他人和自己;
❸自发、单纯和自然;
❹关注自身之外的问题;
❺独处与独立;
❻自主性;
❼清新不逊的鉴赏力;
❽常有高峰体验;
❾关心社会;
❿深刻的人际关系;(11)民主性格;(12)强烈的道德感;(13)幽默感;(14)创造性;(15)抵制现存不完善文化的束缚。自我实现有8条途径:❶无我地体验生活,全身心地献身于事业;
❷做出成长的选择,而不是畏缩的选择;
❸承认自我存在,让自我显露出来;
❹要诚实,不要隐瞒;
❺能从小处做起,要倾听自己的志趣和爱好,要有勇气而不要瞻前顾后;
❻要经历勤奋的、付出精力的准备阶段;
❼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暂短时刻;
❽发现自己的先天本性,使之不断成长。

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1)德裔美国神经病学家戈尔德斯坦(Gold-stein, K.)在机体论心理学中首次提出,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机体潜能发挥的一种内驱力,是人的本性中的一种创造性倾向,是人的主要动机和生活最高目标的表现形式。(2)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和理论主旨。自我实现就是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即“成为你自己”。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完满人性的实现;二是个人潜能的实现。其标准:一是人的实质和潜能现实化;二是没有或极少出现不健康、精神疾患和基本能力欠缺。自我实现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健康型自我实现,即更务实、更能干的自我实现者;二是超越型自我实现,即更经常意识到内在价值、生活在存在水平或目的水平而具有丰富超越体验的人。自我实现者有15种人格特征:❶准确和充分地认知现实。
❷能理解并接受自然、他人和自己。
❸自发、单纯和自然。
❹关注自身之外的问题。
❺独处与独立。
❻自主性。
❼清新不逊的鉴赏力。
❽常有高峰体验。
❾关心社会。
❿深刻的人际关系。(11)民主性格。(12)强烈的道德感。(13)幽默感。(14)创造性。(15)抵制现存不完美文化的束缚。自我实现有8条途径:❶无我地体验生活,全身心地献身于事业。
❷做出成长的选择,而不是畏缩的选择。
❸承认自我存在, 让自我显露出来。
❹要诚实,不要隐瞒。
❺能从小处做起,要倾听自己的志趣和爱好,要有勇气而不要怕这怕那。
❻要经历勤奋的、付出精力的准备阶段。
❼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暂短时刻。
❽发现自己的先天本性,使之不断成长。

☚ 自我失调   自我协调 ☛
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人本主义心理学用语。满足高级需要,即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的潜在能力的过程。美国马斯洛把自我实现作为需要的最高层次,并称自我实现的人为理想的人;罗杰斯则认为,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无条件的关怀和真诚的关系,是自我实现的关键。

☚ 4R   高峰体验 ☛
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指满足高级需要的过程,即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的潜在能力。美国马斯洛把自我实现作为需要的最高层次,并称自我实现的人为理想的人;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 1902—1987)则认为,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无条件的关怀和真诚的关系,是自我实现的关键。参见“需要层次论”。

☚ 自卑感   高峰体验 ☛
000001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