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自律道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自律道德 自律道德Zilu daode即皮亚杰所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可逆性阶段,也称道德主观论阶段。通常在8—12岁之间。儿童的认知发展达到具体运算阶段的第二水平,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达到了基于遵从和服从的新的道德关系,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自律。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通过民主的方式共同约定的。他们已开始意识到,只要所有参与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这就有更强的社会性色彩。从此,儿童开始意识到同伴间的社会关系,意识到他们应当遵从共同约定的准则。皮亚杰指出,儿童的自律道德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 他律道德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 ☛ 自律道德 自律道德autonomous morality有时称“合作道德”或“互惠道德”。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中较高级的道德阶段。约在10岁左右出现。具有三个特征:个体认为行为规则或法则是人们经过协商制定的,可以怀疑甚至改变。违反规则不一定就是错的或必定要受惩罚;判断行为时能考虑别人的感情状态与观点,考虑行为的动机与错误性质;把惩罚看作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惩罚的决定较贴切。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社会相互作用能力的发展是促进道德转化的两个基本因素。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角色,以及与不同的人交往,可以使儿童认识到有时人们的反应和观点不尽相同,增加对行为后面的内心世界、动机的认识。 ☚ 主题游戏 自我调节 ☛ 自律道德 自律道德autonomous morality与“他律道德”相对。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中较高级的道德阶段。大约自10~12岁开始。此阶段的个体,在道德判断上受个体自身价值标准(主观动机和平等、公道等价值标准)支配,具有主体性。已认识到规则是共同约定且可以改变的。对行为责任的判断倾向于依据行为的主观意向。在惩罚的公正性上,倾向于报应性惩罚,且认为犯错的内容与惩罚的性质之间有密切联系。对于公正的概念逐渐过渡到以公道与否为标准。 ☚ 他律期 自律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