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神经丛
自主神经的大丛位于胸、腹、盆腔内,由交感部和副交感部发起的若干分支与自主神经节集聚交织构成。这些丛发出的分支亦均分布于胸、腹、盆腔的脏器。大的血管周围的丛沿血管分支延续,以该分支的名称命名,并随之分布于效应器官(彩图56)。
心丛 由发自交感干颈段的颈上、中、下心神经、发自胸1~5交感干神经节的胸心神经、迷走神经的颈上、下心支以及迷走神经和喉返神经的胸心支共同组成。此丛位于心底附近,可分为浅、深二部:
❶浅部位于主动脉弓下方和右肺动脉前方,在邻近动脉导管索稍右侧处常有一个小的心神经节,系由副交感节后神经元胞体所成。
❷深部位于气管杈与主动脉弓之间,恰在肺动脉分叉点上方。心丛浅、深丛二部之间借若干分支相联系。心丛发出分支围绕左、右冠状动脉形成左、右冠状丛分布于心脏,心丛还沿左、右肺动脉延伸成左、右房丛分布于心房。心丛包含传入和传出纤维。其交感成分主使冠状动脉扩张和心跳的加速; 副交感纤维则主要与心跳减慢及冠状动脉收缩有关。
肺丛 位于肺门处支气管和血管等结构的前方和后方,但肺前部分较小。肺丛除由心丛接受纤维以外,主要由发自胸2~5(或6)交感干神经节和迷走神经心支的分支构成; 左侧的丛还接受左喉返神经的支。该丛分支构成缠绕支气管的支及肺和支气管血管的网状分支入肺,并借以分布于脏胸膜。迷走传出纤维司支气管收缩、支气管粘膜腺分泌和血管扩张; 交感传出纤维则使支气管扩张,血管收缩。
腹腔丛 是最大的自主神经丛,位于第12胸椎和第1腰椎平面之间,围绕在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周围,是由许多神经交织成的致密丛,并与两个巨大的腹腔神经节紧密联系在一起。腹腔神经节是两个形状不规则的块状结构,分别位于正中平面两侧,肾上腺与腹腔干根部之间。节的后方是膈脚;前方左侧是脾血管,右侧是下腔静脉。每侧节的上部均与内脏大神经相连。下部大致可以分辨出主动脉肾神经节,它接受内脏小神经并形成肾丛的大部。主动脉肾节通常位于肾动脉起始处附近,其纤维在肾内分布于肾小球、肾小管等处。
由腹腔丛发起、形成的次级丛,沿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分布于血管供应的各脏器。由腹腔丛形成的次级丛包括:
❶膈丛,随膈下动脉分布于膈、肾上腺、下腔静脉等处。
❷肝丛,另接受左、右迷走神经和右膈神经的分支。此丛随肝动脉、门静脉及其分支分布于肝、胆囊、胆管、幽门、十二指肠上部和降部、胰头、胃等。
❸胃左丛,伴胃左动脉分布于胃。
❹脾丛,沿脾动脉分支分布于脾。
❺肾上腺丛,肾上腺所接受的自主神经远多于其它器官,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在腺内以突触的形式终止于嗜铬细胞。这种细胞实际上与节后神经元是同源的。
❻肾丛,除来自腹腔丛腹腔节的支以外,还接受内脏最小神经,第一腰内脏神经而组成,沿肾动脉分支分布于血管、肾小球和肾小管,还发出支至输尿管以及睾丸或卵巢丛。
❼肠系膜上丛是腹腔丛下部的延续,循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分布于自十二指肠下部至横结肠的肠管和胰等,丛的上部常存在肠系膜上神经节。
腹主动脉丛(肠系膜间丛) 位于腹主动脉的两侧和前方,恰在肠系膜上、下动脉起始部之间,由腹腔丛、腹腔节的分支及第1~2腰内脏神经分支组成。其上份与肾丛等共同形成睾丸丛(或卵巢丛),随同名血管分布于睾丸、附睾、输精管或卵巢、输卵管等。腹主动脉丛向下续为肠系膜下丛,此丛也接受来自第2~3腰内脏神经来的纤维。它随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分布于自结肠左曲至结肠的肠管。在肠系膜下动脉起始处有时可见肠系膜下神经节,但常见的情况是有若干弥散的小神经节分散在此丛的上部。
上腹下丛(骶前神经) 位于腹主动脉分叉下方,两侧髂总动脉之间,在第5腰椎体和骶胛的前方。此丛头侧部分由腹主动脉丛的分支和第3~4腰内脏神经联合组成,丛内常含有分散的小神经节;下部则分为左、右腹下神经(一般呈丛状)经直肠两侧连至左、右下腹下神经丛。上腹下丛分支至输尿管丛、睾丸(或卵巢)丛并延至髂总动脉。同时,由盆内脏神经至下腹下丛的部分副交感节前纤维经此丛左侧分上行,随肠系膜下动脉各支或单独经腹膜后分布于结肠左曲、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上部等。
下腹下丛(盆丛) 由左、右腹下神经会合骶内脏神经(发自骶交感干的节后纤维和2~4骶神经的副交感节前纤维)而构成,丛内含有许多小的神经节。在男性位于直肠、前列腺和膀胱后部两侧的疏松结缔组织中;在女性则位于直肠、子宫颈、阴道穹窿和膀胱后部两侧。此丛包括若干副丛:
❶直肠中丛,随直肠中动脉,分布于直肠。
❷膀胱丛,由伴随膀胱动脉的分支组成,起于下腹下丛前部,除膀胱外,丛的支还分布于精囊腺和输精管。
❸前列腺丛,起自下腹下丛的下部,分布于前列腺、前列腺段尿道、精囊、输精管、射精管、阴茎的海绵体、膜部和海绵体部尿道、尿道球腺等。
❹子宫阴道丛,位于阔韧带基部,在阔韧带内沿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分布于子宫、输卵管、阴道;其下行纤维除至阴道壁外,还分布于前庭球、阴蒂、尿道和前庭大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