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臨臨(临)Lí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临汾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八凯大临之后也。望出西河。” 此以古人名为氏。八凯,相传为颛顼帝高阳氏时八位才德之士。大临即其中之一。其后或以 “临” 为氏。
❷ 《姓氏考略》 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云: “临,晋邑,以邑为氏。”春秋时晋之临邑故地在今河北临城西南十里。
春秋时鲁有临南; 汉代有临孝存 (按: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引作“临存孝”),北海人; 十六国时后赵有临深,秦州刺史(按: 此从 《正字通》; 《姓氏词典》称“前赵有临深”); 隋代有临孝恭 (按: 《中国姓氏大全》 引作“临考恭”); 明代有临见诚,平阳府经历。

臨lín

❶居高處朝向低處。枚乘《梁王菟園賦》:“巢枝穴藏,被塘臨谷。”公孫乘《月賦》:“既少進以增輝,遂臨庭而高映。”
❷降臨,以尊適卑。司馬相如《長門賦》:“脩薄具而自設兮,君曾不肯乎幸臨。”
❸統管,治理。邊讓《章華臺賦》:“爾乃育之以仁,臨之以明。”
❹面對。班固《西都賦》:“仍增崖而衡閾,臨峻路而啟扉。”馬融《樗蒲賦》:“坐華榱之高殿,臨激水之清流。”
❺到,及。揚雄《長楊賦》:“夫天兵四臨,幽都先加。”杜篤《論都賦》:“東臨霸滻,西望昆明。”

“临”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临”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4077叠;堆叠。粤语。广东阳江〖〗。照察;照临。古方言。《方言》第十三:「~。照也。」钱绎笺疏:「《广雅》:『~,照也。』《诗・大雅・皇矣篇》云:『~下有赫。』《国语・晋语》:『~长晋国者。』韦曜注:『~,监也。』监亦~察之意也。」

臨临

(8次)
❶居高视下。忽~睨夫旧乡《离》《远》 ~中国之众人兮《惜》
❷到达。夕始~乎於微闾《远》
❸面对着。~流水而太息《章·抽》 ~沅湘之玄渊兮《章·日》 ~高山些 ~曲池些《魂》

❶視也。《詩經·大雅·大明》: “上帝臨女,無贰爾心。” 鄭玄箋: “臨,視也。” 《詩經·大雅·思齊》: “不顯亦臨,無射亦保。” 鄭玄箋:“臨,視也。” 《詩經·大雅·皇矣》: “皇矣上帝,臨下有赫。” 鄭玄箋: “臨,視也。” 《禮記·雜記》: “上客臨曰: 寡君有宗廟之事,不得承事,使 一介老某相執綍。” 鄭玄注:“臨,視也。”
❷以尊適卑曰臨。《周禮·春官·鬯人》: “凡王弔臨,共介鬯。” 鄭玄注: “以尊適卑曰臨。《春秋傅》曰: 照臨弊邑。”
❸大也。《易·臨》: “臨,元亨利貞,至於八月,有凶。” 鄭玄注: “臨,大也。” ( 《通德堂經解》) 《易·臨》:“臨,元亨利貞,至於八月,有凶。” 鄭玄注: “臨,大也。” (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易占部 > 卦爻 > 臨
臨  lín

《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兑下坤上,地澤臨,䷒。《序卦》:“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雜卦》:“臨、觀之義,或與或求。”《易·臨》:“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凶。”《彖》:“臨,剛來浸而長,說而順,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象》:“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後代星術家又推演出:臨爲坤宫八卦中二世卦,五行屬土。在十二消息卦中配十二月,地支配丑,律吕配大吕。小周天火候圖中主初九日晝。

臨lin

C552
“临”的繁体。

臨lín

L174
“临”的繁体。

〖臨〗 粵 lam4〔林〕普 lín

❶ 從高處向下看。杜甫《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
❷ 從上監視着,統治,有成語「君〜天下」。
❸ 臨近,靠近,到,有成語「兵〜城下」。荀況《荀子.勸學》:「不〜深谿,不知地之厚也。」
❹ 面臨,面對,對着。諸葛亮《出師表》:「今當遠離,〜表涕零,不知所云。」
❺ 臨摹,依着書畫範本模仿。湯顯祖《牡丹亭.第七齣.閨塾》:「學生自會〜書。」
❻ 副詞,將要,快要。《出師表》:「先帝知臣謹慎,故〜崩寄臣以大事也。」

臨,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甲骨文第二字形表意明顯,左側从水,右側爲一人俯身張目向下觀看之形,謝明文認爲,當是表示人臨近水邊而從上往下觀看之義。金文 “人”與 “目”多分離,竪 “目”又寫作 “臣”字形,水形也有較大訛變,以致後人誤解爲从“品”。本義是從上往下觀看,引申爲尊者居上治下、尊者來到卑者之處等義,又引申爲監臨、蒞臨、監視等義。銘文用監臨、蒞臨義。
楚簡帛文作,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

臨临,甲骨文;金文;篆lín

[見(意符)+品(三隻皿·意符)→臨(《説文》:“臨,監臨也。從臥,品聲。”解字不確。應該是“從見,從品。品,三皿也”。臨,金文像人俯視三隻器皿形。會意爲“面臨”。臨,在高處朝下看〈居高臨下〉,引申爲對著〈背山臨水〉,來到〈雙喜臨門〉,摹仿〈照樣臨摹〉,快要〈産婦臨盆〉。)]
《詩經·邶風·日月》:“日居月諸,照臨下土。”(太陽啊月亮,光輝啊照地上。)
[春秋] 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國人大臨,守陴者皆哭。”(城中的人都哭,守城的人也哭。注:陴,城上的女牆,守陴即守城。)
[西漢]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溪以爲固。”(據守著億丈高的城池,面臨著深不可測的河谷,以爲固若金湯之地。)
[宋] 柳永《傾杯》:“何人月下臨風處,起一聲羌笛?”(注:羌笛,爲我國古代少數民族羌人的一種管狀樂器,其聲悠揚。)

臨()


大盂鼎,殷周金文集成2837,西周早期
古(故)天異(翼)臨子。
按: 象人俯視眾物之形。

堇臨作父乙方鼎,殷周金文集成2312,西周早期
堇臨乍(作)父乙(寶)(尊)彝。

叔臨父簋,殷周金文集成3760,西周晚期
弔(叔)臨父乍(作)寶𣪕(簋)。
按: 人與目形分離,“目”近似“臣”形,所視眾物呈三“口”形。

毛公鼎,殷周金文集成2841,西周晚期
臨保我有周。

商鞅量,殷周金文集成10372,戰國
臨。

包山楚簡·文書53,戰國
九月辛亥之日, 臨昜之司馬孝受期, 戊午之日不量下之貣,阩門又敗。
按: 臨昜,地名。

包山楚簡·文書79,戰國
之日, 上臨邑公臨、 下臨邑臨得受期,己未之日不廷,阩門又敗。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11,戰國
臨事之紀, (慎)冬(終)女(如)(始), 此亡敗事矣。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柬大王泊旱1,戰國
柬(簡)大王泊(旱), 命龜尹羅貞於大(夏), 王自臨卜。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弟子問9,戰國
子曰: “人而下臨,猷(猶)上臨也。”按: 省形。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103,西漢
皆令監臨庳(卑)官,而勿令坐官。

漢印文字徵
臨淄。

漢印文字徵
臨淄守印。

漢印文字徵
臨淮太守章。

西狹頌,東漢
《詩》所謂“如集於木,如臨于谷”,斯其殆哉。
按: 从臣从人从品。

淳于長夏承碑,東漢
轓軒六轡,飛躍臨津,不日則月。

慈慶墓誌,北魏
其月廿七日,車駕躬臨省視,自旦達暮,親監藥劑。

元湛妃王令媛墓誌,東魏
妃姓王,諱令媛,琅邪臨沂人,齊尚書僕射奂之曾孫也。
《説文》:“臨,監臨也。从臥品聲。”
金文所見象一人俯首下視一堆品物之形,表示从上往下俯視。楚簡承襲金文,或有簡省。隸變後字形訛變爲从臣从人从品,小篆以訛變形體説解。楷化作“臨”。本義表示監臨,自上視下。

☚ 監   身部 ☛

(lín)

从臥,品聲。
【按】臨,《説文》:“監臨也。”從高處往下看。

臨liəm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監也。 从臥,品聲。(八篇上)
一人低頭檢驗衆多物品之狀。

☚ 喦   罙 ☛
000014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3: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