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臧谷亡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臧谷亡羊 臧与谷①,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②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庄子·骈拇③》 【注释】 ①臧、谷:成玄英引《孟子》云:“臧,善学人;谷,孺子也。” ②博塞:下棋。陆德明引《汉书》云:“吾丘寿王以善格五待诏”,谓博塞也。塞通簺,古簺用五木。③《骈拇》:《庄子·外篇》八。取篇首二字为题。主要阐述人的行为当合于自然,顺人情之常。 【意译】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和一个小孩去放羊,两人把羊都丢了。问那喜欢读书的人在干什么?他正拿着竹简读书;问小孩在干什么?他正在下棋玩。二人虽然干的事情不同,但把羊丢了则是相同的。 【解说】 庄子有辩证的头脑,但他看问题却常常不考虑形相的、现象的、外因的差别。这种思想方法在《齐物论》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而在本篇又有了同样的发挥。臧与谷都丢了羊,至于为什么会亡羊则可以不必追究。所以在庄子眼里,小人和君子,伯夷和盗跖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样也就否认了现实世界价值的、情感的区别。可是现实世界却正是通过外在的形相、现象和外因来表现出它的无比丰富性。如果这个世界只剩下赤裸裸的基本原素,那么这个活生生的世界也就不存在了。诚如黑格尔所喻示的,氢、氧、碳并不是肉。臧与谷虽然都丢了羊,但是“这一个”臧的亡羊, 与“那一个”谷的亡羊却是不同的。 【相关名言】 理论本身对自己是没有用处的, 但它却使我们相信各种现象之间的关联性。 ——德国·歌德 臧谷亡羊 臧与谷①,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②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庄子·骈拇③》 【注释】 ①臧、谷:成玄英引《孟子》云:“臧,善学人;谷,孺子也。” ②博塞:下棋。陆德明引《汉书》云:“吾丘寿王以善格五待诏”,谓博塞也。塞通簺,古簺用五木。③《骈拇》:《庄子·外篇》八。取篇首二字为题。主要阐述人的行为当合于自然,顺人情之常。 【意译】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和一个小孩去放羊,两人把羊都丢了。问那喜欢读书的人在干什么?他正拿着竹简读书;问小孩在干什么?他正在下棋玩。二人虽然干的事情不同,但把羊丢了则是相同的。 【解说】 庄子有辩证的头脑,但他看问题却常常不考虑形相的、现象的、外因的差别。这种思想方法在《齐物论》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而在本篇又有了同样的发挥。臧与谷都丢了羊,至于为什么会亡羊则可以不必追究。所以在庄子眼里,小人和君子,伯夷和盗跖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样也就否认了现实世界价值的、情感的区别。可是现实世界却正是通过外在的形相、现象和外因来表现出它的无比丰富性。如果这个世界只剩下赤裸裸的基本原素,那么这个活生生的世界也就不存在了。诚如黑格尔所喻示的,氢、氧、碳并不是肉。臧与谷虽然都丢了羊,但是“这一个”臧的亡羊, 与“那一个”谷的亡羊却是不同的。 【相关名言】 理论本身对自己是没有用处的, 但它却使我们相信各种现象之间的关联性。 ——德国·歌德 臧谷亡羊比喻用心不专而丢失本来应做之事。元陈高《丁酉岁述怀一百韵》: “塞翁徒失马,臧谷总亡羊。” 臧谷亡羊臧、谷二人丢失了羊。比喻因不忠于职守而使本业遭受损失;也比喻前提虽然有别而同样造成不良后果。从前,有臧、谷二人出去给主人放羊,结果都把羊弄丢了。主人责问臧,臧说:“我读书入了迷,羊跑了没有发觉。”主人又问谷,谷回答说:“我在玩投骰子游戏,把放羊的事丢在了一边。”主人听后非常气愤,把二人训斥了一顿。(见《庄子·骈拇》) 臧谷亡羊寓言。《庄子·骈拇》:“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䇲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这则寓言说明,臧与谷,亡羊是一样的,是没有区别的,至于为什么亡羊,却是没有意义的。只强调事物的结果,却不问事物的是非,正是庄子宣扬无为思想的表述。 臧谷亡羊zāng gǔ wáng yáng臧、谷丢失了羊。比喻不专心从事本业,以致造成损失。 臧谷亡羊zānɡ ɡǔ wánɡ yánɡ臧与谷都丢了羊。臧谷二人牧羊,臧因为认真读书,谷因为掷骰子游戏,结果都丢了羊。见《庄子·骈拇》。后因以指原因虽有不同,结果却一样: 都是因不专心本职岗位而造成了损失。也作“二俱亡羊”。 臧谷亡羊zānggǔ-wángyáng〔主谓〕 亡,丢失。两人都不专心于自己分内工作,造成都丢失羊的相同后果。比喻事情不同但实质一样。语本《庄子·骈拇》:“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宋·苏轼《和刘道原〈咏史〉》:“仲尼忧世接舆狂,臧谷虽殊竟两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