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臧文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臧文仲?—前617春秋前期鲁大夫。即臧孙辰。鲁庄公十一年(前683),赞宋君因水灾而自责的明智态度,认为这是宋将兴起的标志,且援引历史说:“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庄公二十八年,因鲁饥荒,受命到齐告籴(买粮)。僖公三十年,建议僖公纳玉于周、晋,求释被执押的卫侯。卫侯得释相谢,他以“外臣之言不越境”,辞谢不受。僖公三十一年,代表鲁国受晋所分曹地,取济西(当在今山东巨野、寿张、东平县间)田。文公五年(前622年),闻楚灭六(今安徽六县北),蓼(今河南固始东北与安徽霍县西部间),伤心地说:“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文公十年病死,历仕庄、闵、僖、文四君,从政达六十余年,老成持重,对内维护宗法礼治,对外主张加强互助。然思想守旧,相信占卜灵异,为时人所讥。孔丘谓其有“三不仁”、“三不知(智)”。 臧文仲魯大夫臧孫孔辰。《論語·公冶長》:“子曰: 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梲,何如其知也。” 鄭玄注: “臧文仲,魯大夫臧孫孔辰。” (卜天壽抄本殘卷《論語》 鄭注) 臧文仲zāng wén zhòng〖名词〗 臧文仲 臧文仲?—前617春秋鲁大夫,臧哀伯之孙,亦称臧孙辰。历仕鲁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四君。居官勇于对其民负责,认为“贤者急病而让夷,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在位者恤民之患”(《国语·鲁语上》)。鲁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66年),鲁饥馑,便主动提出“以名器请籴于齐”(同上)。鲁僖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39年),鲁大旱,僖公“欲焚巫尪”(“巫”为祈雨之女巫,“尪”为面向天的残疾者,惧雨),臧文仲则认为:“非旱备也。修城郭,贬食省用,务穑劝分,此其务也。 巫尪何为? 天欲杀之,则如勿生;若能为旱,焚之滋甚。”(《左传》僖公二十一年)既积极抗御旱灾,又摒弃巫祝鬼神,颇有无神论之思想倾向。事遇疑难,尝下问展禽*。时有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三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国语·鲁语上》)展禽即批评其“非仁”“非智”。其后孔子亦批评说:“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智)者三:下展禽,废六关,妾织蒲,三不仁也;作虚器,纵逆祀,祀爰居,三不知也。”(《左传》文公二年) ☚ 静因之道 管子 ☛ 臧文仲见 臧孙辰 臧文仲?—前617春秋时鲁国正卿。臧孙氏,名辰。事庄、闵、僖、文四公。勤政惠民。废六关,通货贿。认为居官者应当事不避难,在位者宜恤民之患。但思想守旧,迷信鬼神,孔子讥为不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