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其他部 > 經絡 > 臂少陽脈 臂少陽脈 bìshàoyángmài 亦稱“三焦手少陽之脈”、“耳脈”、“手少陽”、手少陽三焦經”。經脈名。爲十二經脈之一。其循行路綫,起於無名指末端,向上出於小指與無名指之間,沿手背出於前臂伸側兩骨之間,向上通貫肘尖,沿上臂外側,上肩,交出足少陽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於心包,過横膈,屬上、中、下三焦。一支從膈中上行,出缺盆,上頸旁,連耳後,直上出耳上角,還向面頰,至目下。一支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交面頰至目外眦。其主要病候爲耳聾,耳鳴,咽峽腫,喉嚨痛,面頰、耳後、肩臂、肘彎、前臂外側均可發生病痛。始載於秦漢典籍。參閲《馬王堆漢墓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靈樞經·經脈》、《針灸集成》。 
三焦經循行圖 (《醫宗金鑒》) 臂少阳脉经脉名。即手少阳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 “臂少阳脉:出中指,循臂上骨下兼(廉),奏(凑)耳。其病:产(生)聋,□痛。诸病此物者,皆灸臂少阳之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