膟膋腸間脂也。《禮記·郊特牲》: “取膟膋燔燎升首,報陽也。” 鄭玄注: “膟膋,腸間脂也。”《禮記·祭義》: “而毛牛尚耳,鸞刀以刲,取膟膋乃退。” 鄭玄注:“膟膋,血與腸間脂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膟,音率; 膋,力彫反。”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祭祀部 > 供食 > 膟膋 膟膋 lùliáo 祭祀用的牲血和腸脂。《禮記·郊特牲》:“取膟膋燔燎升首,報陽也。”又《祭義》:“鸞刀以刲,取膟膋乃退。”鄭玄注:“膟膋,血與腸間脂也。”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祭祀部 > 雜用 > 膟膋 膟膋 lǜliáo 腸間之脂肪。古代用以祭祀天地宗廟。《禮記·郊特牲》:“取膟膋,燭燎升首,報陽也。”鄭玄注:“膟膋,腸間脂也。”又《祭義》:“既入廟門,麗于碑。卿大夫退,而毛牛尚耳。鸞刀以刲,取膟膋,乃退。”鄭玄注:“膟膋,血與腸間脂也。”孔穎達疏:“乃退者,謂殺牲竟而取卿大夫所刲血毛膟膋薦之竟而退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