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膀胱肿瘤手术护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膀胱肿瘤手术护理

膀胱肿瘤手术护理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常见的疾病,分为上皮性和非上皮性两类,上皮性约占90~95%,其中以移行上皮细胞肿瘤为最常见。膀胱肿瘤的治疗分手术、放疗或化疗三种,但对放射治疗不敏感,除非用于晚期肿瘤以减轻症状,很少单独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需根据肿瘤的病理、位置、范围、数目和浸润的深浅等情况进行选择。手术方式有电灼,粘膜下切除,膀胱部分切除和全膀胱切除术(包括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回肠膀胱术、直肠膀胱术)。前两种方法术后还可采用膀胱内药物灌注法,以提高手术疗效。
术前准备 使病人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以消除顾虑。由于肿瘤的消耗,大量尿血,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贫血,应改善病人营养状况,纠正贫血。多次复发或较晚期的病人,甚至可出现恶液质,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设法增进食欲,或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膀胱全切尿路改道术,术前3日开始口服肠道消毒剂,同时改服少渣半流质饮食;术前2日每晚灌肠一次,术前1日改为流质饮食,当晚作清洁灌肠,至排出液无粪便为止。术晨再清洁灌肠一次,注射术前药及下胃管。作直肠膀胱术者,术前作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试验,即向直肠内注入200ml温热盐水,如能保留1/2~1小时,表明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良好。
术后护理 (1)经尿道膀胱肿瘤电灼或电切术护理:术后均留置导尿管(普通导尿管或Foley管),应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脱出,随时观察尿液颜色的变化。尿色变清后1~2天即可拔管。对尿液血色较浓怀疑有活动性出血,或气囊破裂,结扎不紧漏气而造成尿管脱出,应及时告知医生。
(2)膀胱部分切除术护理: 术后常行膀胱造瘘及耻骨后引流。膀胱造瘘管应保持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如血色较浓或常有血块,怀疑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术后1周左右,即可夹住造瘘管,试行由尿道排尿,排尿通畅后即可拔管。耻骨后如为乳胶管引流,须准确记录引流量,直至引流量少于5ml时拔除。烟卷引流一般于术后24~48小时拔除。
电灼术局部切除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3周即可开始用噻替哌或喜树碱行膀胱灌注。先插导尿管排空尿液,再将药物注入膀胱,并让病人卧床30分钟(左,右及仰卧各10分钟)。在注射时注意药液不要滴在皮肤上,以免引起皮肤糜烂或湿疹。术后3个月应作膀胱镜复查,必要时验尿查瘤细胞。
(3)膀胱全切及尿路改道术护理:此为一较大手术,一般失血量较多(约1200~2000ml),应随时注意导尿管、引流管的通畅及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注意伤口有无大量渗出,对引流血量或渗出量较多者,应及时复查血色素。并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变化。如有休克可查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明确是否因血容量不足引起。血色素低于10g/dl时,应根据渗出量补充全血。
术中左右输尿管内各留置支架管一根,并标明左右侧,用别针分别固定在床边上,各接一无菌尿瓶、每周更换2次,分别记录尿量。为避免逆行感染,一般输尿管导管不需冲洗。如因不通需要冲洗时,压力不要太大。左右输尿管的支架管,一般于术后7~10天拔除。肠代膀胱内引流管2周左右拔除。回肠膀胱腹壁瘘口接集尿器,因尿液浸渍及尿袋长期与皮肤接触、摩擦可引起湿疹或皮炎,应注意瘘口的色泽,周围皮肤可涂氧化锌软膏加以保护。直肠膀胱术后每次大便后可用1:5000高锰酸钾或温开水清洗肛门,避免逆行感染。同时加强肛门括约肌训练。训练方法为: 让病人屏气,主动收缩括约肌20~30次。如此每日反复多次训练,以便能够控制排尿。同时鼓励病人白天多活动,晚上少饮水,以减少尿次和漏尿。术后并发尿路或伤口感染,病人表现腰痛、发热、体温可持续在38.5~39.5℃,局部有红、肿、痛、热等感染体征,应急查尿常规及尿培养、血培养,并通知医生,选用抗生素。对贫血病人或组织粘连、水肿、输尿管吻合不满意者,要严密观察有无吻合口瘘,如有伤口漏尿或尿量减少,引流量增加、腹胀等表现,须及时告知医生。术后1周依靠静脉输液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或适量补充水解蛋白。待肠蠕动恢复后,拔除胃管,试进流质饮食,3天后改为半流质饮食。

☚ 嗜铬细胞瘤及肾上腺髓质增生手术护理   前列腺手术护理 ☛
000104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