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腾布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腾布病 腾布病本病系由腾布之粘虫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亦称性病和接触毒症,即现代医学之梅毒。主要通过性交感染,孕妇也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亦有通过接吻、共用病人饮食器具而感染;医生对腾布病人检查、治疗时不慎亦可被染等。腾布之粘虫经过皮肤破伤处进入人体后随血行流窜全身,导致恶血及黄水增盛而为病。初期在粘虫进入处产生腾布特有之损害,即在患处微红,以后逐渐变硬,圆形或椭圆形,呈红铜色,表面糜烂,有少量粘性分泌物或覆盖灰色落痂,边缘整齐,多数为单个或偶有二三个。通常发生在男女外阴部,由于非性交性感染的可见于唇、舌、肛门、女性乳头等处。经一、二月有自愈倾向。此时如不彻底治疗,一般在一、二月甚至数年后仍可复发,其形状有斑疹、丘疹或深浅大小不等、凹凸不平的脓疱或成结节,患部肤色变赤,数量不定,分布不一,有的分布均匀,或排列成环,或成簇状,或呈片状。可发生于头部及躯干各处,使头发脱落。当病势发展至严重阶段,男阴器溃烂破裂以及口鼻腐烂,愈后形成瘢痕。伴有低热、头痛,肌肉、骨胳和关节疼痛及食欲减退等症状。本病若多年不愈,反复发作,则病势进一步发展,其损害不仅限于皮肤,并可侵犯任何脏腑甚至白脉、脑、脊髓等要害器官,预后甚为不良。由母体传染给胎儿的腾布叫先天腾布。腾布胎儿出生后,营养不良,消瘦,皮肤萎缩,貌似老人,生后约一个月出现皮疹,主要发生于口唇外围及臀部。治疗本病宜以杀粘、燥黄水为原则。药物宜先投以文冠木四味汤和唐庆十味汤等,以收敛扩散之黄水、病血及清除热邪; 继投水银十八味丸或水银十四味丸等较长期服用。外治可用百草霜五味散熏身,或取麝香、白云香、草决明、黄葵子、白草乌、云香、红花、大黄,共研细末,涂敷患处。亦可在硫黄温泉中沐浴。 ☚ 粘痈 蛋状粘痈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