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肺炎adenoviral pneumonia系病毒性肺炎的一种。引起疾病的主要为3、7型腺病毒,易感染6个月至2岁的小儿,发病多在春冬季且易呈流行性。临床表现:急起发病、高热、呼吸困难、喘憋、咳嗽,严重者有心功能不全、惊厥、昏迷;血液检查不伴继发感染白细胞减少;肺听诊,早期有干啰音,3~4天后可听到小水泡音,X线检查,肺部有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后期可融合。治疗:可用病毒灵、双黄连制剂,对症等。 腺病毒肺炎adenoviral pneumonia病原多为腺病毒Ⅲ型或Ⅶ型。发病以6个月至2岁小儿最多。临床表现为高热、喘憋、频咳或痉咳,精神改变明显。并可有昏睡、昏迷、惊厥、面色苍白或灰暗、心功能不全、肝大、皮疹,以及肺实变及胸腔积液。病程较长,需1~4个月肺部病变始恢复。治疗以对症、支持及中医疗法为主,并应防止并发感染。 腺病毒肺炎 腺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于我国很多地区有报道,1958年曾于东北与北京地区发生过较大流行。 病原为腺病毒,国内以3、7、11型为主,其他型少见。不同年分引起肺炎的腺病毒型别不同。一般3型多于7型,临床7型重于3型。儿童血清抗体调查,由南往北,抗体阳性率逐渐增加,广州人群抗体阳性率为6.3%,哈尔滨为43.9%,提示北方流行较南方广泛。北方腺病毒肺炎约占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肺炎的1/3,且病情比南方重。腺病毒肺炎多流行于幼托机构中,春冬多,6个月至2岁多发,患儿邻近的年长儿常有咽结膜热流行。麻疹患儿易并发腺病毒肺炎。 病理改变为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泡有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上皮细胞损伤,管壁有坏死、出血,肺泡腔内有浆液、纤维素渗出,肺泡上皮细胞显著增生,细胞核内有包涵体,周围有透明圈,肺弹力纤维多断裂。腺病毒尚可侵犯咽、结膜、角膜、小肠、淋巴结、中枢神经系统等器官。病毒由上呼吸道或肠道排出。 潜伏期4~10天,前驱期1~7天,临床症状有发热、咽炎、咳嗽、精神萎靡、脸色苍白、皮疹、腹泻、结膜充血等,其中以咽炎及眼结膜炎最为典型。高热稽留,经7~14天骤退。第3~5天开始出现呼吸困难,多伴喘息,重者憋气,可致急性呼吸衰竭,第一周末至第二周初达高峰。肺部听诊有湿罗音,或管状呼吸音。如胸膜腔积液叩诊实音,呼吸音消炎。常并发心力衰竭及心肌炎。本病特点为不论病情轻重,均有精神萎靡、嗜睡与不安交替; 重者有惊厥,昏迷。常厌食,腹泻、呕吐、腹胀、脱水、呼吸性与代谢性酸中毒,可出现休克。偶见消化道出血。肺部病变若超过4个月尚不吸收者均可有肺不张,且易发展成支气管扩张。轻症腺病毒肺炎症状及体征较轻,肺实变较少见。热程1~2周,并发症较少,与其他病毒性肺炎较难区别。 早期胸部X线无变化,2~6天内轻症有肺纹理增粗或小片状阴影,重症多为大片状融合阴影,可呈大叶型,阴影密度薄,边缘不清,浓淡不均,轻者3~6周,重者4~12周消失,可有胸膜反应。 实验室检查周围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咽拭分离病毒与双份血清补体结合试验阳性,免疫荧光抗体检查可作快速诊断。 确诊依靠病毒分离与血清抗体检查,免疫荧光抗体检查虽能快速诊断,但符合率仅68.4~84.3%,且有部分假阳性。国内病毒性肺炎中3、7型腺病毒荧光诊断阳性率北方为48.3~73.5%,南方仅34.4%。临床诊断主要根据流行病学与接触史,结合症状、血象及X线表现确定。 病死率5~15%,国内北方病死率较南方高。死亡多见于6个月至2岁小儿,常死于发病后10~15天。少数起病急剧伴有喘息者死于第6~8天。原来体弱,并发细菌感染、麻疹或百日咳肺炎、脑病或脑炎、心肌炎、急性呼吸衰竭、顽固性肠麻痹、休克、大出血者预后不良。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有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减少肺部后遗症、提高治愈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对症疗法如镇静、退热、解痉、吸氧、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畅通、纠正心力衰竭、维持营养与水电解质平衡甚重要。若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必要时可用人工呼吸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用于中毒症状或病情特别严重者。近年有报道用转移因子、胸腺素及免疫血清等治疗。 ☚ 流感、副流感病毒肺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
腺病毒肺炎 腺病毒肺炎腺病毒最常感染呼吸系统,而以上呼吸道多见,为急性咽炎-眼结膜热-急性呼吸道疾病。肺炎则常见于婴儿,多由3、7型引起;成人则仅见于集体,如部队军营,常由2、4、7型引起。临床上酷似支原体肺炎。病变始于支气管的粘膜充血,管腔内粘液性或纤维蛋白渗出。细支气管上皮脱落,溃疡面披以PAS阳性,嗜伊红性物质; 支气管壁、肺泡管、肺泡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大单核细胞浸润,并可延及肺泡间质。肺泡细胞的破坏引致肺不张,多见于下叶。上皮细胞增大、脱落; 细胞核空泡中有包涵体。肺门淋巴结肿大、充血。愈合时支气管上皮再生,成为化生的覆层上皮。细支气管破坏常导致阻塞性细支气管炎和灶性肺气肿。持续性病毒感染增加肺泡和支气管壁的损害,终至引起支气管扩张。轻型感染,临床上不易与支原体肺炎相鉴别,惟咽喉痛较著。重者有缺氧和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诊断在于HeLa细胞的病毒分离。治疗对症性,包括氧疗和必要的呼吸衰竭抢救。灭活疫苗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发现对鼠有致癌性,目前尚不能应用于临床。 ☚ 病毒性肺炎 流感病毒肺炎 ☛ 00017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