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腹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腹诽

腹诽

指虽然口中不说,而内心里反对。《史记·平准书》:“ (张) 汤奏当 (颜)异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诽,论死。自是之后,有腹诽之法比。”

☚ 食水不到思海东   宝应湖 ☛

腹诽fùfěi

即在肚子里诽谤。意思是口里虽不说出来,但心里在反对。有时也可写成“腹非”。出自《史记·平准书》:“汤奏: (颜异)当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诽,论死。”
汉武帝时,大农令颜异为人正直、廉洁。有一年,汉武帝与御史大夫张汤造好了一种新的钱币叫白鹿皮币。颜异对这货币直率地提出了意见,他说:“王侯们朝贺时用的是青色的璧玉,价值不过四千,而他们用来托璧玉的白鹿皮垫,现在一跃成为货币,且价值四十万,这样也太不相称了吧!”武帝闻言,心中不快。
张汤是有名的酷吏,与颜异早有积怨,就想趁此机会来寻找颜异的过错。一位趋炎附势的门客在一次与颜异交谈中,刻意谈起了朝廷新颁布的白鹿皮币的法令,说法令中有不够恰当的地方,然后有意地观察颜异的反应。颜异并没有接话茬儿,只是嘴唇微微一撇,实际上一句话也没有讲。然而张汤却根据这一密报,给颜异定了罪。他上奏皇上说:“颜异作为九卿看到新的政令有不合适的地方,不直接进言,却在肚子里诽谤,应当判处死罪。”结果颜异真被张汤处死。
“腹诽”一词就是从张汤的上奏中留下来的。现运用时并不一定是诬陷、诽谤之意,而是表示心里是反对的。

腹诽fùfěi

〈动〉在心里非议,不说出来。
【提示】又作“腹非”。

腹诽fùfěi

也作“腹非”。【释义】
嘴上不说而心里认为不对。诽:不赞成。

【色彩】
中性。

【近义】
反对。

【反义】
赞成︱赞同。

【造句】
 ❍ 商纣暴虐,群臣~,敢怒而不敢言。
 ❍ ~的老百姓开始骂人了,起义的怒火在暗中蔓延。

【正音】
“诽”不念作“非”fēi。

腹诽

汉代张汤奏告颜异之事。谓口虽不言,而内心非之。诽,同非。《史记·平准书》:“ (张) 汤奏当 (颜) 异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诽,论死。自是之后,有腹诽之法比。”

腹诽fù fěi

在内心毁谤。《史记·平准书》:“汤(张汤)奏当异(颜异)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

腹诽

腹诽

刑名。不言,以心里诽谤他人称腹诽。《资治通鉴·汉纪·武帝元狩六年 (公元前117年)》: “是岁,大农令颜异诛。初异以廉直,稍迁至9卿。上与张汤既造白鹿皮币,问异,异曰: ‘今王侯朝贺以苍璧,直数千,而以皮荐反40万,本末不丁称。’ 天子不说。张汤又与异有郤,及人有告异以他事,下张汤治异。异与客语初令下有不便者, 异不应, 微反。 汤奏当: ‘异9卿, 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诽,论死。’ 自是之后,有腹诽之法比, 而公卿大夫多謟谀取容矣。”

☚ 复有笞罪者皆弃市   负累 ☛

腹诽腹誹fù fěi

亦作“腹非”。谓口里不说,心里不以为然。《伤寒经集解·自序》:“凡在明哲,不空滋腹诽,而逐一面教,俾得即行刊正。”

腹诽fu fei

unspoken criticism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