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腹膜后间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腹膜后间隙retroperitoneal space

腹膜壁层与腹后壁腹内筋膜和骨盆壁之间的间隙,叫腹膜后间隙。此间隙上达膈肌、下与骨盆结缔组织相连,两侧向外连接腹膜外蜂窝组织。其内含有腹膜后器官、疏松结缔组织和筋膜等。此间隙由于有大量疏松结缔组织,极易发生化脓性感染,并易向上、下扩散。

腹膜后间隙retroperitoneal space

位于腹后壁的壁腹膜和腹内筋膜之间。上起自膈下,下至骶岬,并与盆腔的腹膜后隙相通;两侧与腹膜外脂肪相连。上方经膈的腰肋三角和胸肋三角,分别与前、后纵隔相通。间隙内有腹主动脉及其分支、下腔静脉及其属支、乳糜池与淋巴干、淋巴结、交感干、肾上腺、肾及其被膜、输尿管和腹膜外脂肪等。

腹膜后间隙

腹膜后间隙

腹膜后间隙为腹后壁壁腹膜与腹后壁之间的间隙。其周界为上至第12胸椎和第12肋,下抵骶骨基部和髂嵴;其外侧界相当腰方肌外缘。间隙内含有大量疏松结缔组织,下续髂窝和盆腔的腹膜外结缔组织。倘有感染,其扩散途径较为广泛。腹膜后间隙内的主要器官是肾、肾上腺、胰、输尿管、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腹腔神经丛、交感干及精索内血管等。
连于肾门的结构如肾动脉、静脉、输尿管、神经和淋巴管等构成肾蒂。它们的排列关系由前向后为静脉、动脉和输尿管; 由上向下为动脉,静脉和输尿管。左、右肾动脉多为一支(79.3%),其次为二支者(18.0%)、三支者极少 (2.7%)。左肾静脉 (平均长5.41cm)较右 肾静脉长3.3倍(遇有双下腔静脉时除外),

肾的毗邻
A.肾前面 1.胃 2.脾 3.胰 4.小肠 5,6.结肠 7.十二指肠 8.肝 9.肾上腺 B.肾后面 1.腰大肌 2.腰方肌 3.腹横肌 4.膈 5.第12肋骨 6.髂腹下神经 7.髂腹股沟神经

通常为一支,二支以上者较少见。右肾静脉较短 (平均长1.62cm),多为一支,二支或二支以上者并不鲜见。肾动脉在进入肾前,一般每侧分为五支段动脉。它们在肾内彼此吻合不充分,当一支段动脉阻塞后,其营养区即发生坏死。此外,副肾动脉经常出现。它可来自肾动脉、肾段动脉、腹主动脉,或与肾上腺上动脉共干等。手术中应留意其是否存在。它尤以肾上极的为多见。下极副肾动脉可压迫输尿管,导致肾盂积水。此外,在肾后面近外缘后方1cm处与肾外缘相平行的一线,为少血管区(即后段与中、上段之间)称为布罗德尔(Brödel)线,沿此线切开肾脏出血较少。
肾的毗邻:肾后下2/3邻膈肌、腰方肌、腰大肌、腹横肌,以及肋下神经和血管、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肾后上1/3相当于第11、12肋间部位,借膈与胸膜相隔,有时膈肌有一小三角形裂隙(恰在外侧腰肋弓之上方),此时肾与胸膜仅隔以结缔组织。但胸膜有时低达第12肋以下,所以肾手术时,紧靠12肋下缘切口,慎勿伤及胸膜,导致气胸。左右肾的前面毗邻各不相同:左肾内侧上1/3邻胃,中1/3邻胰,下1/3邻空肠,其外侧上半邻脾,下半邻结肠脾曲;右肾内侧邻十二指肠降部,手术时由于粘连可能造成十二指肠瘘。右肾前面外侧上2/3邻肝右叶,下1/3邻结肠肝曲。两肾上内侧端为肾上腺覆盖。(见图)
肾的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肾筋膜(又称Gerota筋膜)、肾脂肪囊和肾纤维膜。肾筋膜前、后层外面的脂肪称为肾旁脂肪,内面的称为肾脂肪囊,为肾旁封闭麻醉的部位。肾纤维膜贴肾表面,容易剥脱,当肾破裂或肾部分切除时,可缝合纤维膜。
右肾上腺为三角形,覆被肾上极内侧,其前方邻肝裸区,后方为膈肌,前内侧为下腔静脉所遮被。左肾上腺呈半月形,遮被肾上极前内侧,后外为肾与膈肌,前方为网膜囊与胃贲门部,前下方与胰尾和脾动脉、静脉相邻。肾上腺与肾之间为薄层疏松结缔组织,故肾下垂时,肾上腺不受影响。
输尿管上续肾盂,下通膀胱,分为腹段,盆段和壁内段。腹段行于腰大肌表面,在髂总动脉分叉处入盆腔。
输尿管在腹前壁的体表投影: 在第一腰椎平面,距正中线5cm处,画线至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处,为输尿管腹段的投影;再经此点画线至耻骨结节,为盆段的投影。
☚ 腹膜间隙   颈部分区 ☛
000003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