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穿刺检查
腹腔穿刺检查是诊断急腹症的有效方法。常用的有下列两种:
(1) 诊断性腹腔穿刺: 在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外、中1/3交界处作穿刺,缓慢进针穿入腹腔,到达腹腔后有突然减压感觉,此时再进入1cm,即可抽吸腹腔液。
❶抽出不凝结的血液,可证明为内出血 (因腹膜有脱纤维作用,使积血的纤维蛋白沉积,故血不凝结)。
❷抽出血液迅速凝结,则系穿刺针刺入血管所致。
❸抽出肠液或胆汁,则提示胃肠道或胆囊、胆管破裂 (注意排除误刺入肠腔可能)。
❹抽出脓性液体,则证实为弥漫性腹膜炎。
(2) 诊断性腹腔灌洗: 腹腔穿刺早期阳性率不高。尤其是对出血量少的钝性腹部创伤病儿,尽管无急腹症体征,选择应用腹腔灌洗法则阳性率较高,可避免延误诊断及治疗,尚可连续观察腹腔出血情况。置导尿管将膀胱尿液排出。局麻下,在中线脐下2~3cm,取粗穿刺针或带有导芯的腹腔套管针刺入腹腔,将细塑料管通过针芯置入腹腔约10~15cm,拔出穿刺针,将导管固定于腹壁上。
❶导管插入后血自由流出,为肉眼诊断阳性。
❷导管插入后未出现血液,经导管注入温生理盐水150~300ml,待2~3分钟后,如返流的液体被血染则为灌洗阳性。
❸腹腔液显微镜检查:红细胞>100,000/μl,白细胞>500/μl,淀粉酶值>100u/dl均为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