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腧穴定位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腧穴定位法

指审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腧穴定位法shùxuédìngwèifǎ

审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有骨度分寸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和简便定位法四种。

腧穴定位法

腧穴定位法

腧穴定位法一般分标志法、同身寸法和压痛测定法三种,兹分述如下:
标志法 凡以身体的某一部位或器官作为标志定取腧穴的方法称标志法。这种方法又分定型标志和动态标志两种:
❶定型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肌肉凸起和缝隙等作为定取穴位的标志。如目内眦旁取睛明,两眉之间取印堂;耳屏前方取听宫; 鼻子尖端定素髎;口角两旁取地仓;两乳之间取膻中; 脐孔中间定神阙。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定至阳,髂嵴平第四腰椎棘突定腰阳关等。
❷动态标志,即关节的皮肤皱折,经活动而出现的筋肉凹陷等作为定取腧穴的标志。如张口取听宫;闭口取下关;耳尖直上取百会; 屈肘横纹定曲池;拇指翘起两筋之间取阳溪等。
同身寸法 以患者本人的某些部位折作一定长度来比量腧穴的方法,称为同身寸法。这种方法使用时可以根据人体的具体情况有所延缩,不受肥瘦长短的影响,应用最广。同身寸法又分骨度法和指度法两种:
骨度法 古人以骨节为标志测出一定度数,用以量定人体各部长短、大小,谓之骨度。“骨度”一词,虽出自《灵枢》,但它并不是专为针灸定穴而设。用“骨度”作为针灸定穴的折量尺寸的最早记载,首推《黄帝内经太素》。但年深久远,针灸临床家为了定穴之便而将骨度几经改易,这就形成了现在的骨度(见表)。

针灸常用骨度分寸表

部位起 止 点折 量
分寸(寸)
度量法说 明


前发际至后发际12直寸前、后发际不明者,
从眉心至大椎上
(第七颈椎棘突上
方)折作18寸
眉心至前发际3直寸
后发际至大椎上3直寸
两乳突之间9横寸发角不明者, 可用
神庭至头临泣的距
离加倍计取
前额两发角之间9横寸


胸骨上切迹至剑
9直寸胸部与胁部诸穴,
一般以肋间隙作
准,每一肋间隙相
当于1.6寸
歧骨至脐中8直寸
脐中至耻骨联合
上缘
5直寸
两乳之间8横寸不论男女, 都可用
两锁骨中线间距离
为8寸。 避免妇女
差异较大之弊, 乳
中仍以乳头正中为


第一胸椎至骶骨21椎直寸背腰部穴位以脊椎
棘突作为定穴依据
两肩胛骨脊柱侧
缘之间
6横寸

腋前皱襞至时横
9直寸用于手三阴、 手三
阳经
肘横纹至腕横纹12直寸


耻骨上缘至股骨
内踝上缘
18直寸用于足三阴经
胫骨内髁下缘至
内踝中点
13直寸用于足三阳经。臀
沟至腘横纹, 可以
作14寸计算
股骨大转子中点
至腘横纹
19直寸
屈膝时外膝眼
(伸膝时膝中)至
外踝中点
16直寸
外踝中点至足底3直寸

骨度法的具体应用,就是将某一部位按骨度常数以寸为单位进行等分,然后参照腧穴的定位与距离折量定取。例如:按骨度,前、后发际之间长12寸,即将前、后发际中点之间的距离划分为十二个等分。上星在前发际向后一个等分处定穴;百会在后发际上七个等分处定穴等,余此类推(图1)。
指度法 凡以手指或手指的某一部位作为寸度,用以量定腧穴的方法称指度法。指度法分中指同身寸法、拇指同身寸法和一夫法三种。中指同身寸法,屈指以中指中节两端横纹头之间的距离作1寸。拇指同身寸法,即以拇指指节横纹两端间距作为1寸。一夫法,以食、中、环、小四指相并作为三寸。此法使用方便,但因易有误差,故应用时以不超过三寸为宜(图2)。

图1 骨度分寸图


压痛测定法 凡以压痛点或低电阻点作为定取腧穴的方法称压痛测定法。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各类腧穴的定穴。如《灵枢·背腧》说: “肾俞在十四焦(椎)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其它如奇穴中的阑尾穴、胆囊穴等,也都以其所在部位结合压痛法进行定取;或在上、下、左、右用穴位探测仪测定低电阻点加以确定。临床实践告诉我们,压痛点一般都有电阻降低的现象,但低电阻点不一定都有压痛。

图2 指寸图

☚ 腧穴特异性   腧穴的作用 ☛
0000118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07:40